長按/掃描下面二維碼 |
長按/掃描下面二維碼 |
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將于2018年1月6-7日進行,部分地區延長至8日進行。考試吧教師資格證考試網根據考生回憶整理相關面試真題。您也可關注“萬題庫教師資格考試”微信獲取面試真題答案!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語言描述某一歷史人物的評價,請學生猜此人是誰。內容如下:他是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的美國總統(1933-1945);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輪椅上的美國總統;他被人們喻為“獅子”和“狐貍”;他是繼華盛頓、林肯后最受美國和世界公眾歡迎的美國總統;有人說林肯拯救了美國,而他拯救了整個資本主義制度。學生猜出此人是羅斯福。隨后,教師借由羅斯福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新政的內容
1.教師介紹:經濟危機爆發以后對美國造成了嚴重的危害,股票市場崩潰、企業破產、農產品價格猛跌、失業人數激增……
2.教師提問:假如在座的各位同學是羅斯福的“智囊團”成員,請你們為羅斯福總統出謀劃策,如何才能將美國從大危機的泥潭中解救出來?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表格,要求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完成表格
3.教師展示《國家工業復興法》內容節選,請學生以歷史小組為單位,六分鐘時間進行討論:政府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政府制定《國家工業復興法》等文件以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加強了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調節與控制。
4.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探究農業措施、金融措施和福利措施的影響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金融方面的措施恢復了銀行作用;農業方面的措施穩定了農產品價格,農民破產情況得到遏制;社會救濟方面的措施保障了工人的基本權利,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
(二)新政的評價
過渡:我們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羅斯福新政實施后,達到他所預期的效果了嗎?最終又給美國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帶來了哪些影響呢?
教師出示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采用干預政策獲得高速發展的資料,以及20世紀8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再次遇到發展瓶頸的史料。請學生在5分鐘的時間內以歷史小組為單位,去思考探討新政實施以后對美國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帶來了哪些影響。
學生回答后,師生總結:
(1)美國經濟逐漸走出低谷,農業、工商業和國民經濟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
(2)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美國經濟從此進入一種壟斷組織與國家政權相結合的體制,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開始出現。
(3)沒有解決資本主義的根源性問題,即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知識。
作業:課下閱讀更多關于羅斯福的資料,并思考羅斯福身上有哪些高貴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答辯題目解析】
1.談談發生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
根本原因是生產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生產社會化是指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資本主義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企業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現代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大量商品的生產,都需要許多人共同使用生產資料。許多工序相互銜接,許多企業相互配合才能進行。同時,用于整個社會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資源,需要有計劃地通過統一的市場進行合理的配置;生產過程管理的科學化程度也越來越高。生產的社會化,主要表現在生產的集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生產部門之間的相互協作及彼此的依存上。
但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即社會大部分的財富掌握在少數人手里,他們通過各種方式榨取剩余價值。
由于生產出來的產品要被大部分人消費,但財富掌握在少數的資本家手中,資本家只消費少量的產品,所以經過一段時期,產品就會出現滯銷,而且會越積越多,這樣,一些企業就會倒閉,為這些企業提供原材料的工廠也會倒閉,從而導致整個社會生產的癱瘓,從而形成經濟危機,也被稱為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
2.如何分析與評價歷史人物?
【參考答案】
中學生在學習歷史課程過程中,會接觸到許多歷史人物,對某些歷史人物的事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受年齡和知識儲備等因素限制,再加上影視劇的影響,對歷史人物的分析與評價往往缺乏科學認識。因此教師在授課時要注意引導。
正確分析與評價歷史人物,我認為要史論結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說明歷史人物的社會稱謂。歷史教材中涉及的人物大多數是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科學家等等。給歷史人物加上稱謂,簡短的一句話,可以開門見山、簡潔明了地說明歷史人物的社會影響。
其次,簡述歷史人物的主要事跡。用歷史人物的具體語言、行動來評述他們的是非功過。簡述歷史人物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分段法、分類法。分段法即把歷史人物的活動納入各個歷史發展階段進行簡述、評價,如唐太宗在統治前期及后期不同階段的作為。分類法即把歷史人物的重大活動按類別歸納評價的方法,如漢武帝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采取的統治措施。
最后,明確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即史論結合、有理有據;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綜合分析;公正客觀、一分為二、抓事情的主要方面進行分析。
總之,引導學生在評價歷史人物時要努力做到:內容上,緊扣教材,史論結合;形式上,總分敘述,條理清晰。使學生在培養歷史思維的同時,形成積極的、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