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答案,并將其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0分)
21、學校精神文化的四種基本成分是( )。
A.認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價值成分
D.理想成分
E.制度成分
22、教師的地位應包括( )。
A.社會地位
B.學校地位
C.經濟地位
D.政治地位
E.文化地位
23、西方古代第一本專門論述教育的著作是( )。
A.《大教學論》
B.《普通教育學》
C.《論演說家的教育》
D.《民主主義與教育》
E.《雄辯術原理》
24、對學生的研究通常包括( )。
A.研究學生身心發展的現狀
B.研究學生集體的傳統
C.研究學生個體的需要
D.研究學生的成長環境
E.研究學生的興趣和個性差異
25、教育目的為受教育者指明了( )。
A.發展方向
B.發展原則
C.發展結果
D.發展速度
E.發展階段
26、教育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表現為( )。
A.能完成科學知識的再生產
B.推進科學的體制化
C.改變人們的科技價值觀
D.具有科學研究功能
E.具有推進科學技術研究的功能
27、中小學體育的主要任務有( )。
A.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其身體正常發育
B.提高運動素養,傳授必要的知識技能
C.參加各種體育競賽,選拔運動人才
D.增強體育興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
E.養成運動習慣,培養健康的體育觀念
28、 20世紀以后教育改革和發展呈現出的特點有( )。
A.教育終身化
B.教育全民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多元化
E.教育階段化
29、社會本位教育目的論從產生與興起的歷史背景看,主要與( )因素有關。
A.社會主義思潮
B.國家主義思潮
C.民族主義思潮
D.科學技術的發展
E.案教改革
30、探究研討法突出的教學特點表現在( )。
A.從具體材料引發學習經歷
B.充分利用各種藝術手段
C.通過集體交流和研討促進學習
D.鼓勵學生的語育表達
E.肯定學生在學習中所犯錯誤的意義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