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實驗,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稱為( )。
A.實驗法
B.講授法
C.討論法
D.演示法
12、學校教育的基礎是( )。
A.學生
B.班級
C.知識
D.課程
13、衡量和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是( )。
A.教育任務
B.教育目的
C.教育內容
D.教育規律
14、班級成員在服從班集體的正確決定和承擔責任的前提下,參與班級管理的一種管理方式屬于( )。
A.常規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標管理
15、馬克思主義認為,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根本途徑是( )。
A.理論聯系實際
B.做到因材施教
C.實現教育機會均等
D.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16、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否則就違反了學生的( )。
A.人身自由權
B.人格尊嚴權
C.身心健康權
D.隱私權
17、《學記》強調“學不躐等”、“不凌節而施”體現了教學的( )原則。
A.循序漸進
B.因材施教
C.啟發性
D.鞏固性
18、學生從事集體活動、結交好友的場所是( )。
A.班級
B.學校
C.家庭
D.社區
19、教師不得有謾罵、體罰、變相體罰或其他侮辱學生的行為,因為學生享有( )。
A.身心健康權
B.人身自由權
C.人格尊嚴權
D.隱私權
20、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條體現了教師的( )素養。
A.教育理論
B.職業道德
C.文化科學
D.教學基本功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