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答案,并將七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0分。)
21、非測驗的評價技術有( )。
A.案卷分析
B.標準化成就測驗
C.觀察
D.情感評價
E.自編測驗
22、奧蘇伯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主要由三方面的內驅力組成,即( )。
A.認知內驅力
B.直接的內驅力
C.自我提高的內驅力
D.間接的內驅力
E.附屬的內驅力
23、教學的社會環境包括( )。
A.課堂紀律
B.課堂氣氛
C.教學設施
D.師生關系
E.同學關系
24、焦慮癥的表現是( )。
A.緊張不安
B.憂心忡忡
C.集中注意困難
D.極端敏感
E.難以做決定
25、中學生易產生的心理障礙有( )。
A.焦慮癥
B.抑郁癥
C.強迫癥
D.恐怖癥
E.人格障礙與人格缺陷
26、根據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的關系,知識的學習可以分為( )。
A.上位學習
B.概念學習
C.下位學習
D.命題學習
E.并列結合學習
27、一般觀念要真正成為個人的道德價值觀,須經歷( )階段。
A.選擇
B.認同
C.接受
D.贊賞
E.行動
28、抑郁癥的表現是( )。
A.情緒消極
B.消極的認識傾向
C.動機缺失、被動
D.軀體上疲勞、失眠
E.生活的壓力
29、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為(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控制
E.操作熟練
30、中學生焦慮癥狀產生的原因有( )。
A.學業壓力
B.家長過高的期望值
C.個人過分地爭強好勝
D.學業多次失敗的體驗
E.社會競爭的加劇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