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二、材料分析題
1.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課上,馬老師給大家講“波義耳定律”。他說具有恒定質量和溫度的氣體,其壓力與體積成反比。后來他又出示一個公式“PV=K”并解釋說其中P代表壓力,V代表體積,K代表一個恒量(恒量中包括恒定的質量和溫度)。他邊舉例邊板書:如果P=2個大氣壓,且恒量為8,那么體積就是4立方厘米。2個大氣壓×4立方厘米=8,如果我們把壓力變量改為4個大氣壓,體積就成了2立方厘米,4個大氣壓×2立方厘米=8,別的同學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剛還是搞不明白。老師知道小妮空間想象力很強,他說,你可以想象,你有個氣球,你雙手使勁壓氣球,氣球體積變小了,這時壓力變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對,體積再小,壓力會更大,甚至還會爆了呢。”對于小剛,老師也了解他一向身體靈活,運動能力強,他對小剛說,你鼓起腮在嘴里憋一口氣,別讓氣體漏出,然后用手壓住一側面頰,嘴里的氣體體積變小了,你會感到壓力變大,把另側面頰變得硬邦邦,當你把手松開,口腔空間變大,壓力小了,面頰也軟了。小剛自己嘗試了幾次,也搞明白了“波義耳定律”。
問題:結合相關教育理念,分析馬老師的行為。
2.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開學不久,陳老師發現王平同學有許多毛病。陳老師心想,像王平這樣的同學缺少的不是批評而是肯定和鼓勵。一次,陳老師找他談話說:“你有缺點。但你也有不少優點,可能你自己還沒有發現。這樣吧,我限你在兩天內找到自己的一些長處,不然我可要批評你了。”第三天,王平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陳老師,滿臉通紅地說:“我心腸好,力氣大,畢業后想當兵。”陳老師聽了說:“這就是了不起的長處。心腸好,樂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這種人。你力氣大,想當兵,保家衛國,是很光榮的事,你的理想很實在。不過當兵同樣需要科學文化知識,需要有真才實學。”聽了老師的話,王乎高興極了,臉上露出了微笑。
問題:結合新的教師觀,談談你對陳老師的看法。
三、寫作題(共50分)
請以“素質教育之我見”為題,寫一篇論述文。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1000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