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及解析 |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上位學習又稱總括性學習,就是通過綜合歸納來獲得新意義的學習。當原有認知結構中已形成的某些概括程度比較低的觀念,在此基礎上再學習一個概括和包容度更高的概念和命題時,便產生上位學習。例如:學習完蘋果、桃子之后,再學習水果,就屬于上位學習。
2.【答案】C
【解析】略
3.【答案】A
【解析】如第一道題。
4.【答案】C
【解析】遺忘過程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其規律是先快后慢,呈負加速型。
5.【答案】B
【解析】陳述性知識是指人類心智表征事實、觀念與概念的方式,由于可以用口頭或書面言語的方式來陳述這種知識,故而得名。這類知識主要用來回答事物“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問題,也可以用來區別和辨別事物。
6.【答案】D
【解析】詳見本章知識點表格一。
7.【答案】A
【解析】詳見本章知識點表格一。
8.【答案】A
9.【答案】B
【解析】下位學習分兩種,一種是派生類屬學習,一種是相關類屬學習。派生類屬學習是指新觀念是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特例和例證,新知識是舊知識的派生物;而相關類屬學習指新學習的知識從屬于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某一觀念,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觀念之中,兩者僅是一種相關關聯的從屬關系。
10.【答案】ABCE
11.【答案】7±2
12.【答案】命題學習
13.【答案】程序性知識
14.【答案】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命題學習
15.【答案】動機說
16.【答案】痕跡衰退說
17.【答案】上位學習
18.【答案】是指導個體如何執行動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識。
19.【答案】錯誤。組塊編碼是指在信息編碼過程中,利用長時記憶中存儲的知識經驗,對進入短時記憶系統中的信息加以組織,是有利于知識保持的策略。
20.【答案】錯誤。工作記憶容量有限,而且工作記憶中的信息也會因為前后干擾和痕跡衰退等因素消失和遺忘,所以應該及時地復習并排除相互干擾。
21.【答案】錯誤。因為陳述性知識是描述性知識,是指能用言語直接陳述的知識;主要回答事物“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問題,也可用來區別和辨別事物;“做什么”和“怎么做”屬于程序性知識或操作性知識回答的問題。
22.【答案】(1)根據知識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復雜程度,可以把知識的學習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2)根據新舊知識之間的學習,知識的學習又分為下位學習、上位學習和并列結合學習;下位學習就是把新觀念歸屬于認知結構原有的上位觀念之下,并使之聯系起來,從而獲得新觀念意義的過程。上位學習又稱總括性學習,就是通過綜合歸納來獲得新意義的學習。并列結合學習就是通過并列結合獲得意義的學習。
23.【答案】詳見本章核心題型歸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