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簡答題 |
第 3 頁:論述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活動設計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二、簡答題
11.【答案要點】
教師要引導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必須教會幼兒:
(1)通過感知、熟悉、提問、回憶來明確研究對象,提出自己真正關心或有疑問的問題;
(2)分析自己面臨的問題,充分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做猜想和假設;
(3)帶著問題通過親自動手做來驗證自己的想法;
(4)依據觀察到的事實得出自己的結論,并在同伴問表現、交流、分享探究過程和結果。
12.【答案要點】
幼小銜接工作的主要內容有:(1)進行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雙向改革;(2)轉變觀念,提高教師素質;(3)結合地區特點及幼兒身心發展的個別特點進行幼小銜接工作;(4)加強家庭、幼兒園、學校、社區力量的相互配合。
三、論述題
13.【答案要點】
幼兒教師應按照幼兒感覺和知覺發展的規律組織教學活動。
(1)適應現象。感覺會因刺激持續時間的長短而降低或提高,這種現象叫適應現象。在幼兒園教學中,幼兒園各班活動室應有通風換氣設施和制度,以保證空氣清新。
(2)對比現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種感覺會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感覺的對比。教師在制作和使用直觀教具時,掌握對比現象的規律,對提高幼兒感受性有重要的實際意義。例如,在組織幼兒觀察活動時,不應有喧嘩聲,教師的聲音也不應太大。
(3)知覺中對象與背景的關系。教師要運用背景與對象關系的規律,通過板書、掛圖和實驗演示出來。教學應當突出重點,加強對象與背景的差別。在固定不變的背景上,活動的刺激物易引起知覺,據此,教師應盡量多地利用活動模型、活動玩具及幻燈、錄像等,使幼兒獲得清晰的知覺,了解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組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