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寫作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11.經A省的防疫部門檢測,在該省境內接受檢疫的長尾猴中,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是只有與人及其寵物有接觸的長尾猴才接受檢疫。防疫部門的專家因此推測,該省長尾猴中感染狂犬癥的比例,將大大小于1%。
以下哪項為真,將最有力地支持專家的預測?( )
A.在A省境內,與人及其寵物有接觸的長尾猴只占長尾猴總數的不到10%
B.在A省,感染有狂犬病的寵物約占寵物總數的0.1%
C.與和人的接觸相比,健康的長尾猴更愿意與人的寵物接觸
D.與健康的長尾猴相比,感染有狂犬病的長尾猴更愿意與人及其寵物接觸
12.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論,義務形成的最后和物質的基礎是( )。
A.主觀意識
B.集體世界觀
C.社會存在
D.社會意識
13.主要說明“事物是什么”的分析是( )。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因果分析
D.系統(tǒng)分析
14.一般博物學家常以外部環(huán)境如氣候、食物等作為唯一可能引起變異的原因。就某一狹隘的意義上來說,這可以算是正確的,這點以后當再討論到,但是如果把啄木鳥的構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適應于捉取樹皮里面的昆蟲,僅僅歸因于外界的條件是不合理的。
對文中加橫線的兩個“這”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兩個“這”指代一樣,都指變異的原因
B.兩個“這”指代一樣,都指一般博物學家的看法
C.兩個“這”指代不一樣,第一個“這”指代變異的原因,第二個“這”指代“以外部環(huán)境如氣候、食物等作為唯一可以引起變異的原因”
D.兩個“這”指代不一樣,第一個“這”指代一般博物學家對變異原因的看法,第二個“這”指代“就某一狹隘的意義上來說,這可以算是正確的”
15.下列屬于理論論據的是( )。
A.事例
B.史實
C.數據
D.諺語
16.通過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歷史時期教育同生產勞動之間的關系,從而說明我國封建社會教育與生產勞動是相脫離的。該研究中運用的邏輯思維方法是( )。
A.類比
B.歸納
C.調查
D.綜合
17.A居民區(qū)的月底統(tǒng)計用電情況,其中有3戶用電45度,5戶用電50度,6戶用電42度,則平均用電( )度。
A.41
B.42
C.45.5
D.46
18.某公司財務部共有包括主任和秘書小李在內的10名職員,以下三個斷定中只有一個是真的:Ⅰ.有人是廣東人Ⅱ.有人不是廣東人Ⅲ.主任不是廣東人
以下哪項為真?( )
A.小李不是廣東人
B.小李是廣東人
C.只有一人不是廣東人
D.只有一個是廣東人
19.最常用的差異量數是()。
A.全距
B.標準差
C.方差
D.平均差
20.外文工具書的編排方法多采用( )。
A.字順法
B.分類法
C.時序法
D.地域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