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
1.簡述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2.簡述班主任的素養。
3.提高班主任素養的策略有哪些?
4.簡述小學班主任的職責。
5.(2013年真題)簡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容。
6.班主任應如何做好先進生的教育工作?
7.班主任應如何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
8.班主任應如何做好后進生的教育工作?
三、材料分析題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張老師是一位青年教師,工作熱情非常高,他對學生的要求十分嚴格。他經常要求學生不要講臟話,不要亂扔廢紙……而這位教師講課情急時常常“笨豬”“死腦子”不絕于耳;吸煙后,隨手將煙蒂拋在課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級會怎樣呢?雖然張老師沒少磨嘴皮子,沒少用各種懲罰手段,但是班上說臟話、粗話者大有人在,紙屑雜物隨處可見。張老師百思不得其解。
問題:
(1)請你幫忙分析一下,張老師的班級為什么會這樣?
(2)作為一名班主任應怎樣教育學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學生違反紀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班主任怎樣將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地轉變為好事呢?最近一年多來,我在班上推出這樣一種處罰方式:對違反紀律情節比較輕的學生,我罰他上講臺唱一首好聽的歌或者講一個動聽的故事;對于違反紀律情節比較嚴重的學生,我罰他們用正楷字寫一份200字左右的違紀心理報告(請大家注意:心理報告書不是保證書更不是檢討書),描述他當時的違紀心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我發現這種處罰方式的效果比以前的方式明顯好了很多。
問題:談談你對上述案例的看法。
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以下是兩位老師對同一名學生寫的操行評語:
【評語一】該生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有時遲到,有時不按時交作業或成績較差,在清潔衛生活動中表現還算積極,與老師的期待有較大差距。
【評語二】你熱心參加集體活動,能配合體育委員參加工作,對班長的工作也能大力協助和支持,很好地履行衛生委員的職責,受到好評。在學習方面,主觀上想努力,但力度不夠,成績尚不夠理想。希望進一步學習學生行為規范,力爭在各項實踐活動中得到更好的鍛煉,在學業方面得到更大進步。
問題:請從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評價這兩則評語,并談談寫評語應注意什么?
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張峰是小學五年級的一位學生。他經常遲到、曠課,甚至打架斗毆,學習成績就更不用說了,門門功課掛紅燈,盡管老師多次教育,仍不見好轉,還是經常曠課、打游戲,向同學借錢,同學不借就打同學,以致班里同學見了他都躲得遠遠的。雖然偶爾也有進步,但沒過兩天又恢復原樣。
不過,這個學生并不是一無是處,他百米賽跑速度超人,在校運會上,他連續兩年獲得百米賽冠軍,為班級爭得了榮譽。除此以外,他還特別喜愛繪畫。
問題:假如你是張峰的班主任,你如何對待這樣的學生。
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花園里,同學們都紛紛說了自己喜歡的花,這時全校聞名的“調皮大王”李剛發話了:“老師,我最喜歡的是仙人掌,它雖然全身長滿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叢中還能開出美麗的花兒呢!”
他的話立即遭到同學們的反駁。
“你們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仔細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們去喜歡呀!”平時從不受歡迎的調皮大王,見同學們都不贊同他,便據理力爭。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調皮大王的話如一股電流觸動了我的神經,賞花與育人不也同樣嗎?我激動地走到李剛身邊,摟著他的肩對同學們說:“李剛說得對。仙人掌雖然渾身是刺,但是它的刺中也有美麗的花,我們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為它刺多就不喜歡它的花。我們對待同學也應像賞花一樣,特別是對缺點多一些的同學,更應該正確看待他身上潛在的閃光點。‘花’有千萬種,各有優缺點,你們說對不對?”說著我拍了拍李剛的肩,我的話贏得了一片掌聲,李剛也不好意思低下了頭。
問題:
(1)通過閱讀上述材料,你能否就“刺”與“花”進一步談談與之相關的教育觀點?
(2)你認為對個別學生的轉化,應從哪幾方面著手?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領導者、決策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人員,是班級的核心。
2.A【解析】班主任工作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主任是學校對學生教育管理的具體執行者,也是班集體內教育和教學活動的核心,更是協調各科教師、家長和學生的主要力量。
3.A【解析】班主任是學校班級間互相聯系的紐帶,同時也是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橋梁。
4.D【解析】班主任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橋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中介。
5.A【解析】有正確的學生觀是班主任發揮主導作用的前提。
6.C【解析】班主任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這是班主任思想道德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
7.C【解析】班主任的心理素養主要包括穩定的情緒、良好的性格和堅強的意志。
8.B【解析】班主任的形象素養包括身體素養、儀表素養、談吐素養和教態素養。
9.A【解析】交往是班級人際關系形成和發展的手段。班主任應悉心研究班級的人際關系,指導學生交往。
10.C【解析】自我反思、交流合作、閱讀、研究與創新實踐都是提高班主任素養的策略。
11.B【解析】班主任的一項職責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因此班主任首先要有育人意識。
12.C【解析】班集體是在全班同學參加各種教育活動中逐步成長起來的,而各種教育活動又可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為集體出力并顯示自己的才能。因此,設計并開展班級教育活動是教師的經常性工作之一。
13.D【解析】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學生之前,首先應當了解和研究學生,這是開展工作的基礎。
14.A【解析】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了解學生最常用的方法是觀察法。
15.C【解析】班主任的工作是從了解和研究學生開始的,了解和研究學生是做好其他教育工作的基礎。
16.D【解析】了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它是做好各項班級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級教育過程中有效開展各項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環節。
17.A【解析】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
18.B【解析】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掌握的材料進行分析處理,并將整理結果分類存放起來,即建立學生的檔案。
19.C【解析】建立學生檔案一般包括四個環節,即收集一整理一鑒定一保管。
20.D【解析】操行評定是以教育目的為指導思想,以“學生守則”為基本依據,對學生一個學期內在學習、勞動、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結與評價。操行評定主要由班主任負責。
21.D【解析】題干描述的是“操行評定”的內涵。
22.B【解析】班主任工作總結是對整個班主任工作過程、狀況和結局做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評估,進行質的評議和量的估計。班主任工作總結一般分為全面總結和專題總結,一般在學期學年末進行。
23.D【解析】班主任做好個別教育工作,包括做好先進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和后進生的教育工作。個別教育是指全體學生的教育。
24.B【解析】中等生,又叫“一般學生”或“中問生”,是指那些在班級中各方面都表現平平的學生。中等生一般有兩個心理特征:信心不足,表現欲不強。
25.D【解析】后進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不適度的自尊心;學習動機不強;意志力薄弱;是非觀念模糊。
26.B【解析】題干中描述的是放任型的班主任領導方式。
27.C【解析】班主任的領導方式有三種:權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28.B【解析】民主型領導方式的班主.任與學生處于一種平等和諧的氛圍中,班主任尊重學生,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和積極正確的引導。民主型的領導方式更有可能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29.D【解析】“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提供支持”體現的是一種師生關系和諧發展的課堂氛圍,屬于民主型課堂氣氛。
二、簡答題
1.【參考答案】
(1)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良好班集體的形成,離不開班主任的領導與組織。同時,班主任在學生個體的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班主任是學校進行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國家的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學校的教育計劃和內容都要通過班主任來落實、實施;班主任要將班級情況隨時反饋給學校,從而為學校做出正確的決策提供依據。
(3)班主任是各任課教師的協調者。為了充分發揮各任課教師的作用,班主任就必須對他們進行協調,以促進教師之間的通力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效果。
(4)班主任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橋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中介。這三種教育力量方向一致,形成合力,教育效果就會大大增強。
2.【參考答案】
(1)思想道德素養
①班主任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正確的政治方向,要有較高的理論修養和高尚的道德品質。
②班主任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
③班主任應該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2)業務素養
①知識:班主任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首先是指掌握系統、全面、扎實的專業知識;其次,應當廣泛涉獵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美學、人才學、創新學等相關學科知識。
②能力:班主任的能力具體指教育能力、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
(3)心理素養
班主任的心理素養包括穩定的情緒、良好的性格、堅強的意志。
(4)人際關系素養
①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開展班級教育教學活動的前提,也是班主任獲得信任、威信的必要條件。
②班主任與同事的關系:處理好與其他教師的關系,要遵循互尊、互補、互助、互動的原則。
③班主任與領導的關系:正確處理好這一關系,不僅有利于上下溝通、工作協調、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對班主任的自身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
④班主任與家長的關系:做好教育工作,班主任就必須取得家長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承擔培養下一代的責任。
(5)形象素養
形象素養包括身體素養、儀表素養、談吐素養和教態素養。
3.【參考答案】
(I)自我反思。班主任的反省應首先從觀察他自身的實踐活動開始,要盡可能多地記錄自己的經驗。其次是自我解讀與參與學習。最后是嘗試實踐新的方案,并重新記錄和評價自己的實踐。
(2)交流合作。班主任可以在與同事的合作交往中豐富經驗和知識。同事是班主任成長的重要伙伴,他們能為班主任的成長提供智力支持。
(3)閱讀。閱讀是提高修養的最重要手段。閱讀能夠為班主任成長提供持續不斷的能量,有助于實現終身學習。
(4)研究與創新實踐。班主任研究包括對學生的研究和對自身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班主任在自我修養的過程中,思想認識得到提高,要把思想認識轉化為能力,這就要經過實踐。作為修養的實踐,是創新實踐。只有創新的實踐,才有認識水平和能力的新的提高。
4.【參考答案】
(1)全面了解班級內每一個學生,深入分析學生思想、心理、學習、生活狀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人格。采取多種方式與學生溝通,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2)認真做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維護班級良好秩序,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責任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營造民主和諧、團結互助、健康向上的集體氛圍。指導班委會和團隊工作。
(3)組織、指導開展班會、團隊會(日)、文體娛樂、社會實踐、春(秋)游等形式多樣的班級活動,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4)組織做好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指導學生認真記載成長記錄,實事求是地評定學生操行,向學校提出獎懲建議。
(5)經常與任課教師和其他教職員工溝通,主動與學生家長、學生所在社區聯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5.【參考答案】
(1)了解和研究學生。了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包括對班級個體和班級群體的了解和研究。它是做好各項班級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級教育過程中有效開展各項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環節。
(2)組織和培養班集體。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班主任應有計劃、有組織地在短時間內有效地組建班集體。
(3)建立學生檔案。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掌握的材料進行分析處理,并將整理結果分類存放起來,即建立學生的檔案。學生檔案分為集體檔案和個體檔案。
(4)班會活動。班會活動是班主任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優秀班集體的重要方法,也是鍛煉學生活動能力的基本途徑,所以有計劃地組織與開展班會活動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5)協調各種教育影響。個體的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家庭、社會、學校等都對學生的發展產生各自的影響。
(6)操行評定。操行評定,是以教育目的為指導思想,以“學生守則”為基本依據,對學生一個學期內在學習、勞動、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結與評價。
(7)班主任工作計劃與總結。班主任工作計劃一般分為學期計劃、月或周計劃以及具體的活動計劃。班主任工作總結,是對整個班主任工作過程、狀況和結局做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評估,進行質的評議和量的估計。
(8)個別教育工作。班主任必須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做好學生的個別教育工作。班主任做好個別教育工作,包括做好先進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和后進生的教育工作。
6.【參考答案】
(1)嚴格要求,防止自滿。
(2)不斷激勵,彌補挫折。
(3)消除嫉妒,公平競爭。
(4)發揮優勢,全班進步。
7.【參考答案】
(1)重視對中等生的教育。
(2)根據中等生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個別教育。
(3)給中等生創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8.【參考答案】
(1)關心愛護后進生,尊重他們的人格。
(2)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
(3)提供范例,增強是非觀念。
(4)根據個別差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三、材料分析題
1.【參考答案】
(1)張老師教育的班級產生這樣的后果的原因:
①沒有“身教”。沒有“身教”,“言教”就顯得蒼白無力。“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還能像春雨潤物一樣起著細微的、不易覺察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張老師教育學生不要說臟話,不要亂扔廢紙,自己卻說臟話、粗話,亂扔煙頭。口頭、上的教育沒有起到正面教育的效果,反倒壞的“身教”對學生起到了明顯的負面影響。
②“言教”不服。“言教”必須以理服人,否則無教育可言。學生中出現問題,一味地“管、卡、壓”,顯然不行,只有言之有理,以理服人,才能達到教育效果,否則一切教育都是徒勞的。
③“心教”不誠。教育不過是為了讓學生弄清楚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錯在什么地方,怎樣去改正。如果心不誠會使學生產生對立情緒,對教師產生戒備和反感,甚至會“背道而馳”。張老師自己口頭上教育學生,自己卻做不到,在教育學生方面沒有付出自己的真心誠意,因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2)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正確方法:
①身體力行。班主任只有嚴格要求自己,隨時把自己置身于“榜樣”和“鏡子”的位置,事事從我做起,才能順利地“內化”為學生的需要。
②說理教育。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要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應該如何去改正。用事實說話,用道理說話比蒼白無力的說辭更具有說服力。
③真誠教育。班主任在教育學生時,必須抱著關心、幫助、諒解、鼓勵的態度,用“心”去愛學生,讓學生明白“老師是愛你才教育你”,讓學生感到你的“愛心”和“誠意”,樂于接受你的教育,才會有效果。
2.【參考答案】
(1)處罰學生是一種強制性的教育方式,它應該是教師的一種教育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小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還不是很強,在生活、學習的過程中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違反紀律也是有不同原因的,教師處罰的動機主要是為了使學生改正錯誤,更好地成長。案例中的班主任所采取的處罰方式很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2)案例中的班主任對學生進行了人性化管理。學生違反紀律一定要受到紀律處分,但班級管理的對象是學生,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們的意愿,尊重他們的人格,把他們當作實實在在的“人”,而不是“馴服物”。該案例中的班主任在處理違反紀律的學生時以學生為本,從學生身心發展角度出發,進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使學生能夠自我管理,不僅遵守紀律,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案例中的班主任對學生進行了民主化管理。班主任要進行民主化管理,不能專制也不能放任學生自己發展。該班主任采取一些學生能夠接受的“處罰”手段,顧全了學生的自尊心,同時也使學生改正了錯誤,學到了知識,使學生既受到嚴格的行為規范的約束,又在寬松自如的氛圍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個性特長。
(4)案例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了人際交往關系方面的教育。處罰違反紀律的學生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案例中的班主任的處理方法,除巧妙地傳達了對學生的信任外,還向學生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老師相信學生的能力,但是學生違反紀律是錯誤的,必須受到處罰,這是班級管理必不可少的。
(5)案例中的班主任注重對學生進行激勵和引導。在這個案例中,班主任處罰學生的方法也是一種激勵手段。這位老師采取暗示批評的形式,對學生的違紀行為沒有直接點破,但是在老師的“懲罰”下,通過表演,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班主任將懲罰與教學相結合,懲罰中既堅持了原則,又照顧到了學生的自尊,使學生心服口服,知錯能改,達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參考答案】
(1)從評語一中的用詞“該生”可以看出,這是傳統式的評語,雖然在評語中提到了學生表現良好的一面,但在用詞上依然是不能達到鼓勵學生的效果的。相對于評語一而言,評語二的用詞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且評價理念符合鼓勵性評價理念,更能突出老師對學生的尊重與鼓勵。在促進學生發展這個層面上,評語一可能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
(2)操行評定是以教育目的為指導思想,以“學生守則”為基本依據,對學生一個學期內在學習、勞動、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結與評價。操行評定的目的在于教育學生奮發向上,肯定其優點,找出其缺點,指出其努力的方向,幫助家長全面了解子女在學校的情況以便與老師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學生;幫助班主任總結工作經驗,找出問題,改進工作。
(3)從材料中可以看出班主任做好操行評定應注意:要實事求是,抓主要問題,評定要準確反映學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現和發展趨向;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并適當指出他們的不足;評語要簡明、具體、貼切,嚴防用詞不當傷害學生的情感。
4.【參考答案】
案例中張峰是“后進生”的典型。后進生通常指那些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成績暫時落后、不太守紀律的學生。后進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不適度的自尊心;學習動機不強;意志力薄弱;是非觀念模糊。
要做好后進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應注意如下幾點:
(1)關心愛護后進生,尊重他們的人格。人格上得不到尊重,自然地他們會與教師、同學、家長處于對抗狀態。這時,班主任只有愛他們,并且愛得深、愛得真、愛得持久,才能改變他們對人對物的態度。教師的愛心、尊重是學生進步的動力。
(2)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強化學習動機,啟發自覺學習;利用原有的學習動機的轉移,使后進生產生學習的需要;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確的是非觀;長善救失,班主任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后進生,善于利用“閃光點”作為推動后進生前進的動力和轉化的良好開端。
(3)提供范例,增強是非觀念。班主任可向后進生提供有正反面經驗教訓的生動事例。通過啟發、討論,使他們明辨是非,分清好壞,從中得到借鑒,領悟到改正自己行為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4)根據個別差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班主任要在深入調查了解的基礎上,針對每個后進生年齡、性別、性格特點、錯誤輕重、態度好壞等,選擇靈活有效的教育措施,發現教育的突破口,尋找鑰匙打開他們的心靈之鎖,促進轉化。
5.【參考答案】
(1)同樣面對仙人掌上的刺與花,有的同學只看到刺,有的同學刺與花都看到了,但因為討厭刺,進而連花也不喜歡了。而李剛卻有著與眾不同的認識,能帶著欣賞的角度去看待刺叢中的花,應該說他的認識對每個教育工作者來說都是很有啟發的。
作為教師,面對仙人掌中的刺和花,首先應該去發現它,其次應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它,辯證地去看待刺與花。因此,面對缺點較多的學生,教育者也應該像賞花一樣,去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進而去放大其閃光點。切不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而看不到孩子的閃光處。學生生活在群體里,自然各有長短,對個別學生教育要多鼓勵,少批評;多指導,少冷落。
(2)個別學生轉化的關鍵在于使其樹立起自信心。作為教師要善于保護學生的自尊。
因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強。
①面對個別的問題學生,要走近他們,喜歡他們,成為他們的朋友。同時要引導周圍的同學一起關心他。然后發掘閃光點,放大閃光點,讓激勵喚起自信,進而培養閃光點,教育中要注意談話藝術。
②要重視個別學生的第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不放過。
③要抓住反復點,促其飛躍。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