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析題
1.任何人的發展都不能離開遺傳素質。
【答案】這種說法是正確的。遺傳素質是指從上一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機體的形態、結構以及器官和神經系統的特征等。這些遺傳素質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人的發展就是在人類特有的遺傳素質基礎上展開的。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決定人的發展;遺傳素質的成熟機制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水平及階段。
2.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發展過程。
【答案】這種說法是正確的。(1)學生思想品德的任何變化,都依賴于學生個體的心理活動。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響,都必須通過學生思想狀態的變化,經過學生思想內部的矛盾斗爭,才能發生作用,促使學生品德的真正形成。(2)在德育過程中,學生思想內部的矛盾斗爭實質上是對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綜合過程。教育者應當自覺利用矛盾運動的規律,促進學生思想矛盾向社會需要的方向轉化。(3)學生的自我教育過程實際上也是他們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過程,斗爭的過程也是學生品德不斷發展的過程,這一規律要求教育者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發揮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3.精神狀態與注意力的變化模式可分為三種:先高后低,先低后高,中較低、兩頭高。
【答案】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精神狀態與注意力的變化模式的三種:(1)先高后低。很多情況下,個體在學習工作的最初階段精神狀態往往是最好的,此時有足夠的動力與精力,因此注意力在工作的起初也最容易集中到注意對象上。然而隨著工作的進程,精神狀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下降,注意力也隨之降低。這是一種先高后低的模式。(2)先低與后高。個體在工作學習的開始階段還沒有完全進入狀態,受到各方面新異刺激的干擾,因此此時的注意力往往不是很高。但是隨著工作的進程,環境的熟悉性逐漸增加,在更加放松和熟悉的狀態下注意力會逐漸提升。(3)中間高,兩頭低。個體在工作的開始階段需要適應環境,避免刺激的干擾,而工作即將結束時也會有心態的起伏、精力的衰減,因此在學習工作的最初和最后階段其精神狀態都沒有達到最佳,注意力也因此受到影響。與此對應,在工作的中間階段屬于個體最佳的精神狀態和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刻。
4.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答案】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信度是指一個測驗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效度是指一個測驗工具希望測到某種行為特征的有效性與準確程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可信的測驗未必有效,而有效測驗必定可信。
三、簡答題
1.簡述課外活動的意義。
【參考答案】
課外活動的意義:
(1)課外活動有利于學生開闊眼界,獲得知識;
(2)課外活動有利于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3)課外活動是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
(4)課外活動是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廣闊天地。
2.簡述認知療法的過程。
【參考答案】
認知療法的過程:
(1)建立求助的動機;
(2)適應不良性認知的矯正;
(3)在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培養觀念的競爭,用新的認知對抗原有的認知;
(4)改變有關自我的認知。
3.簡述如何針對不同氣質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參考答案】
(1)對膽汁質的學生,教師應采取直截了當的方式,但這些學生不宜輕易激怒,對其嚴厲批評要有說服力,培養其自制力,堅持到底的精神,豪放、勇于進取的個性品質。
(2)對多血質的學生,可以采取多種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對其缺點嚴厲批評。教師應鼓勵他們勇于克服困難,培養扎實專一的精神,防止其見異思遷,創造條件,多給他們活動的機會,培養他們朝氣蓬勃,足智多謀的優點。
(3)對黏液質的學生,教師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讓他們有考慮和做出反應的足夠時間,培養其生氣勃勃的精神,熱情開朗的個性和以誠待人、工作踏實頑強的優點。
(4)對抑郁質的學生,則應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對其多關心、愛護,不宜在公開場合下指責,不宜過于嚴厲地批評,培養他們親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養其敏感、機智、認真、細致、高自尊的優點。
4.簡述中學生良好情緒的培養方法。
【參考答案】
中學生良好情緒的培養方法有:
(1)正確認識情緒,形成正當、合理的需要;
(2)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充實和豐富中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健康的情趣;
(3)鍛煉身體;
(4)使自己永遠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基調,培養幽默感;
(5)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中學生愛生活、愛祖國、愛人民的思想情感;
(6)培養消除不良情緒的能力。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各地教師資格考試報名入口及官方網站 |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科目匯總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