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試題
1.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會妨礙學生的主體地位。
2.處罰法能消除不良行為,強化法能培養出新的適應行為。因此,兩者結合使用會更有效。
3.參觀法能夠使學生學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所以在教學中應該多加運用。
4.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題。
5.在課堂上,如果學生完全正確地回答了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便沒有必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
答案
1.[參考答案]錯誤。題干所述沒有正確地認識到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在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不能脫離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發揮主導作用,當好學習的組織者、教學互動的指導者和解決問題的引導者,兩者并不矛盾。
2.[參考答案]正確。兩種方法的作用不同,強化法可以增加某種行為發生的概率,而處罰法則是抑制某種行為發生的概率。在消除不良行為的時候應該同時培養新的適應行為,所以兩者結合效果會更好。
3.[參考答案]錯誤。參觀法雖然能夠使學生學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但是運用這種方法較為費時費力,場所的選擇也不太容易,而且還要考慮安全問題,因此運用次數不宜過多。
4.[參考答案]正確。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增強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強的精神,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所以,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題,在中學生的道德教育中,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5.[參考答案]錯誤。教師的評價一方面是對學生回答所進行的評價,能夠給學生以肯定和鼓勵,另一方面,通過教師的評價和復述正確答案,學生可以再次接受正確知識,加深印象,另外,教師還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啟發學生發現新的知識。因此,即使學生完全正確地回答了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也應該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