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試題:
1.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闭堃浴皦粝搿睘轭},聯系實際,自選角度,寫一篇議論性文章,要求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論述有力,條理清楚,字數不少于1000字。
進階練習二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議論文。
愛吃泡面競成為被美國名校錄取的理由!如此奇事發生在福州一中高三學生小王身上。這封奇特的錄取通知書來自大洋彼岸美國的羅切斯特大學,第三段翻譯過來的內容是:在得知你對拉面的狂熱以后,輔導員推薦了你,委員會和我都確信你會堅持到底,并且能作為羅切斯特的一員成長得更加強大。小王高中畢業后打算出國留學,在申請文書里有一項是興趣愛好,他將“吃泡面”寫入“興趣愛好”中,并說出了自己的見解,沒想到會吸引到招生工作人員的注意,并在錄取通知書中特地被提到。至于如何形成喜歡泡面的愛好,小王說這離不開自己“悲慘”的童年,因為父母工作繁忙,白天都不在家,不會煮飯的他為圖方便,常吃泡面,國內外很多品牌的泡面他都嘗過。
收到錄取通知書后,小王的同學們都驚呆了。一位同學將該錄取通知書截圖發到網絡上,引
起大量網友圍觀,有的網友質疑美國大學不靠譜,但不少網友為小王“點贊”,稱其實事求是,敢想敢做,點贊羅切斯特大學不拘一格,有創意。
你的看法如何?請就給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圍繞“個性發展和人才選拔”這一主題,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自擬標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中心明確,內容充實,論述深刻,有說服力。
答案:
1.[參考范文]
夢想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以來,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尤其令人關注的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第一次闡釋了“中國夢”的概念。隨后在黨和國家的重要會議上都多次提及“中國夢”,中國夢其實是習總書記給黨和國家設定的一個偉大目標,也是給l3億中華兒女指明的一個奮斗方向。
由此可見,夢想是指引人們不斷前行的航向標,是催促人們不懈努力的強大動力,大到國家和政府,小到企業和個人,夢想都是至關重要的。
夢想是國家崛起、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習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的概念,其含義在于集中力量建設小康社會以實現人民幸福,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實現國家富強,提高中華民族的國際影響力以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其實是黨和人民的共同奮斗目標,只有在“中國夢”的明確指引下,黨和人民才能夠保持步調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發揮出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仡欀袊鷼v史,當時的清政府自詡為天朝上國,終日沉醉在天國的夢幻之中,面對列強的步步緊逼,統治者無意進取,甚至喊出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出賣國家的言論,最終招致晚清政府被推翻的結局。夢想是個人奮發圖強、成就輝煌的指路明燈。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夢想,那就如同黑夜永遠失去了陽光,人一旦有了夢想,接下來的每一天才不會因為虛度而變得毫無意義,經過每一天的沉淀和積累,才能夠獲得小的成功,而小成功的逐漸累積,最終才能夠成就輝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一切的關鍵所在就是要擁有夢想。司馬遷無辜遭受宮刑,受盡人們的白眼甚至歧視,可是在他內心中卻始終堅守用筆忠實記載歷史的夢想,忍辱負重,寫成了鴻篇巨制的《史記》。
實現“中國夢”需要政府勵精圖治,發展經濟,切實保障民生。“中國夢”就是要實現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是國家富強的前提,而國家富強又是民族復興的重要保證。
因此,政府應做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切實做到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經濟發展的成果惠及所有人民,加大民生工程建設,提高人民幸福感,把執政為民的理念落到實處。
實現“中國夢”需要個人不懈奮斗,提升自我,維護公共利益。習總書記說過,“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其意在說明,中國夢是一個宏大的工程,需要政府來主導,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要通過每一個中國人的努力奮斗來實現。鞍鋼工人郭明義,在公路管理員的普通崗位上,腳踏實地,精益求精,不斷提升自我,同時也考慮到國家發展大局的需要,情愿做一顆螺絲釘,在艱苦的崗位上辛勤工作,從而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爸袊鴫簟睂崿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具有強大的指引作用,它的實現不但需要政府來主導推動,更需要每一位中國人的積極參與,而每一位中國人的小夢想匯聚起來就是“中國夢”。我們應該從點滴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仰望星空,腳踏實地,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散發自己的光和熱,貢獻自己的力量。
2.[參考范文]
人才選拔中的共性與個性“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清代詩人龔自珍的名句,它反映了我國歷代對治世賢才的渴求,也是對有用之才展現個性的一種提倡和鼓勵。而在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經濟高速發展和科技進步創新都離不開人才,而評價人才的標準是應該強調共性還是強調個性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其實,人才選拔應在共性的范圍內更加關注個性,而這種個性不僅是個人才華的展現,應該得到支持和贊賞。
人才選拔首先應符合共性要求。一般而言,對人才選拔都有一些普遍的標準,這個標準范圍是不能突破的,比如說,人才應該是有膽識、有謀略、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擁有過人的眼光、具有全局觀念、協作精神和人際交往等能力,這些都是評價人才所遵循的一般標準。戰國時期的趙括,平時夸夸其談,一味向他人吹噓自己的才能,后來,被趙王重用,率領趙軍與秦軍在長平對決,由于趙括只會紙上談兵,缺乏統帥之才,而趙王又犯了識人不明,選才不當的錯誤,最后,致使趙國40萬大軍慘遭秦軍殺害。這就是選拔人才沒有考慮共性而帶來的結果。另一方面,選拔人才更應強調個性。才華出眾之人一般有過人之處,而這種過人之處則往往被人們視為異類,甚至不被人所理解。但這種個性只要不是特立獨行,嘩眾取寵之舉,只要是個人才能的展現,就應該作為人才選拔的標準。著名歷史學家吳晗由于偏科嚴重,人學考試中文史、英語均得滿分,而數學竟然考了零分,但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胡適網開一面,以文史成績特別優異為由,破格錄取了他,使得吳晗成為一代著名學者。
管理者要具備察人識人的眼光來尋覓真正的人才。韓信開始在劉邦手下做一個小官,蕭何和韓信經過幾次交談,發現韓信具有將帥之才。是一個難得之人,而劉邦卻認為韓信是一個平庸之人,一直棄而不用。韓信一氣之下,就離開了劉邦,蕭何便連夜追趕韓信,并說服劉邦任用韓信.隨后,在韓信的輔佐下.劉邦成就了自己的霸業。具有辨別人才的獨到眼光的蕭何成就了韓信,也成就了西漢王朝。此外,管理者對待人才還要具有寬廣的胸懷和寬容的態度。曹操對待比自己能力高的下屬懷著一顆嫉賢妒能之心,面對楊修這樣的人才一直壓制、打擊.并找出借口把楊修除之而后快,最終使得自己失去了一位人才。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人才是國家富強的生力軍。在選拔人才時,管理者要堅持共性和個性相結合的原則.既要考慮共性的標準,又要強調個性的張揚,擁有識人的眼光,具備寬以待人的態度,只有這樣管理者才能實現選賢任能,得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目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