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材料分析題
李老師在教學中存在這樣一種令人尷尬的現(xiàn)象:他講課不可謂不透、不明、不用功(有時甚至很賣力),課下督促檢查不可謂不細、不緊、不認真,而學生也付出了較大的努力,師生滿以為會取得較大的收獲與提高,可最終結(jié)果卻不盡如人意,付出和希冀相去甚遠。
針對這種現(xiàn)象,結(jié)合相關(guān)理論談?wù)劺罾蠋煈?yīng)該怎樣改變這種情況。
【參考答案】(1)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教師只忙于“教”與“檢”,學生只忙于“學”與“考”,但還是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因此,建議嘗試從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角度去改變這種情況。
(2)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但是縱觀當今學校教育教學的過程,大多教師只重視講和聽,缺 乏學法及運用的指導。許多學生對自己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體驗淡薄。許多學生只知道某種學習方法或技能有效,但并不清楚何時選擇以及如何運用這些方法 或技能,只知道機械地運用,遇到新情況則表現(xiàn)為無所適從、不知所措,而培養(yǎng)學習策略能彌補這一不足。研究表明,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訓練,不僅是必要的,而 且是可行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不失為提高教學效率和成績的良好途徑。
(3)學習策略是學習者根據(jù)學習情境的特點和變化而采用的達到一 種或多種學習目標的學習方式。它不同于具體的學習方法或技能,在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的變量很多,除了學習風格外,還包括學習的目標、任務(wù)、要求、學習結(jié) 果的評價與測驗、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學生的能力、性格、氣質(zhì)與個性特點等。學習策略的任務(wù)是要充分認識這些變量,并揭示這些變量與學習方法或技能之間錯 綜復雜的關(guān)系。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①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活并保持良好的注意、情緒與思維狀態(tài);②分析學習 情況,選擇學習方法;③制訂周密、詳細的計劃;④執(zhí)行、監(jiān)控、整理學習計劃。
四、教學設(shè)計題
認真閱讀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火燒云
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tan)色的了。喂豬的老爺爺在墻根靠著, 笑盈(ying)盈地看著他的兩頭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他剛想說:“你們也變了……”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對他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 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會兒,天空出現(xiàn)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 了,腿伸開了,脖子也長了,尾巴可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那馬變模糊了。
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條狗十分兇(xiong)猛,在向前跑,后邊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跑著跑著,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見了。
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跟廟(miao)門前的石頭獅子一模(mu)一樣,也那么大,也那樣蹲著,很威武很鎮(zhèn)靜地蹲著。可是一轉(zhuǎn)眼就變了,再也找不著了。
一時恍恍惚(hu)惚的,天空里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須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愛好它的孩子。一會兒工夫,火燒云下去了。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試分析《火燒云》的寫作特點。
2.如果指導中年級小學生學習,試擬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
3.依據(jù)擬定的教學重點難點,設(shè)計突破重點和難點的教學過程。
【參考答案】1.本文抓住了火燒云的顏色、形狀的變化來描寫火燒云的美麗,并且在描寫時按照“出現(xiàn)一樣子一變化”的順序來寫,形象逼真、條理清楚。描述中,作者還展開豐富的想象,把對事物的靜態(tài)的和動態(tài)的描寫結(jié)合起來,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強烈的感染。
2.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依據(jù)中年級小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和認知特點,擬定三維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生字、詞,積累好詞佳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領(lǐng)悟描寫事物動態(tài)變化的表達方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喚起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激發(fā)熱愛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了解火燒云的美麗,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了解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領(lǐng)悟作者描寫事物動態(tài)變化的表達方式。
3.教學過程
(1)抓住重點,創(chuàng)設(shè)氛圍,感受美
教師課件呈現(xiàn)美麗的火燒云圖片與問題。
①火燒云這一自然現(xiàn)象發(fā)生在什么時候?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②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講作者這種感受的?
然后讓學生一邊自由讀課文一邊思考問題。之后讓學生談?wù)?先同桌談,后指名談)對火燒云的感受。
【設(shè)計意圖】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掌握課文的重點部分,初步領(lǐng)略到火燒云變化奇妙的景象美。
(2)反復品讀,突出重點,欣賞美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在朗讀中賞析描寫火燒云美麗景象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描寫的意境美。
①指導學生欣賞火燒云上來時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景。教師可引導學生解答: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是通過描寫哪些景物來表現(xiàn)的?哪些詞語最能體現(xiàn)這種變化?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感受。
②重點指導學生欣賞火燒云上來時的色彩美。
A.指導學生品讀第二、三自然段,結(jié)合掛圖體會“極多”和四個“一會兒”都是講顏色多、變化快的。然后引導學生抓住兩個重點句進行賞析:“這地方的火燒 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 沒見過的顏色。”
B.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兩個重點句,邊看插圖,邊體會,更真切地感受火燒云色彩變化美。
③啟 發(fā)學生欣賞火燒云千姿百態(tài)的形狀美。指導學生品讀第四、五、六自然段(先讀后理解,再有感情地朗讀),并結(jié)合掛圖領(lǐng)會火燒云的形狀多、變化快的特點。然后 品讀第四自然段:“一會兒,天空出現(xiàn)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重點指導學生理解這是寫火燒云變化快、形狀多,突出了火燒 云千姿百態(tài)的形狀美。接著指導學生學習第五自然段,讓他們想想哪些詞句表明火燒云的形狀多、變化快。最后讓學生自學第六自然段。
④歸納全文,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使學生明白這既是描寫火燒云顏色、形狀變化之美,又是表達作者對美麗景色的熱愛之情。通過反復朗讀,使學生的心情與作者的心情相融合,以此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3)訓練說寫,落實重點,創(chuàng)造美
教師可指導學生反復朗誦、品賞,充分感受火燒云的顏色、形狀之美。
①指導學生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把曾看見過的美麗景色寫下來,然后同桌交流。
②引導學生思考回答:作者為什么能把火燒云寫得這樣美,這樣逼真,給我們留下這樣深刻的印象呢?
【設(shè)計意圖】通過說使學生懂得只有像本文作者那樣,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在生活中做有心人,善于觀察,才能寫出這么形象生動、語言流暢、景色優(yōu)美的好文章來,引導學生重視觀察事物、積累材料的方法。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