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2 頁:答案解析 |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B。解析:何老師工作壓力大,事務繁忙,但工作態度積極,微笑面對學生,體現了其健康的職業心理。故選B。
2.【答案】C。解析:傳統的百分制的形式更多體現的是評價的選拔和甄別功能,而現在“評語+特長+等級”形式可以激勵學生,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所以體現了激勵和發展功能。
3.【答案】A。解析:“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以人為本思想中的“人”,是全體的人,而不是其中一部分人。該教師的做法剝奪了這兩位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違背了教育公平。因此,答案為A。
4.【答案】B。
5.【答案】B。解析: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觀要求教師要從課程的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老師研發本地區課程的做法是課程建設者和開發者的體現。故選B。
6.【答案】C。解析:素質教育要求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學生觀,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反映應回以關注,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
7.【答案】D。解析:詩句主要體現的是教師的無私的奉獻精神,故選擇D選項。
8.【答案】B。解析:在教育教學的細節中做到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正確的把握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盡量縮小由社會不公正給學生帶來的差異;辯證地看待學生的優缺點,不絕對化。
9.【答案】D。解析:《教育法》規定,學生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故選D。
10.【答案】C。解析:《教師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教師以及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到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應當予以補貼。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C。解析:《教育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學生的權利之一是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
14.【答案】A。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15.【答案】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條規定,收留夜不歸宿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時內及時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所在學校或者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因此,答案為B。
16.【答案】B。解析:《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三條規定,學生傷害事故應當遵循依法、客觀公正、合理適當的原則,及時、妥善地處理。
17.【答案】A。解析:《女史箴圖》作者為顧愷之;《歷代帝王圖》作者為閻立本;《明皇幸蜀圖》作者為李思訓;《天王松子圖》作者為吳道子。
18.【答案】C。解析:此考點為“昭君出塞”,漢元帝以宮人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單于,以化解漢與匈奴之間的沖突,所以“胡”指得是匈奴。
19.【答案】A。解析:根據“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可以確定A項順序有誤。
20.【答案】D 。解析:萬神廟屬于羅馬風格建筑,雅典衛城屬于古希臘建筑,羅馬斗獸場屬于歐式建筑風格。
21.【答案】B。解析:解析:焚書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毀書籍、坑殺儒士的事件。故選B。
22.【答案】A。解析:碰鈴是打擊樂器,二胡是拉弦樂器,巴烏是吹奏樂器。
23.【答案】C。解析:花甲,指六十歲。重開,指兩個花甲,一百二十歲。三七為二十一歲。上聯加起來共一百四十一歲。古稀,指七十歲。雙慶,指兩個古稀,一百四十歲。一個春秋,即一歲。下聯加起來也是一百四十一歲。聯語的特點在巧于用數。
24.【答案】C。解析:徐悲鴻擅長畫馬,其筆下所畫的奔馬桀驁不凡、自由奔放,在寫實之中充滿了浪漫主義的風格。
25.【答案】C。解析:“梨園子弟”原指唐玄宗時期梨園宮廷歌舞藝人的統稱,后泛指戲曲演員。
26.【答案】D。解析:A選項是文字處理程序Word 2003的文檔擴展名;B選項WPS是由國產文字處理軟件WPS生成的文檔格式擴展名;C選項DOT文件,則是Word的模板文件的擴展名。打開的是一個模板文件;而EXE是應用程序的可執行文件格式,不能用Word打開。
27.【答案】B。解析:A項:添加了批注的效果為單元格右上角出現紅色三角形。C項:圖中表示的單元格中的內容為文本格式。D項:輸入內容前加英文狀態下的單引號。
28.【答案】A。解析:蠶和蜘蛛都屬于昆蟲;鷹和燕子都屬于鳥類。
29.【答案】A。解析:6×4=24,24÷3=8,8×2=16,16÷1=16,16×0=(0)。
二、材料分析題
30.【參考答案】
這位教師的回憶體現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觀,實現了現代教師角色和行為的轉變。
一方面,在教師角色方面,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而這種發展不只是在學業方面,更要關注學生人格的健康成長和個性發展。材料中的教師在十年前只是注重知識的傳授,沒有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對于學生由于繼父凌辱而造成的心理陰影“一點也不知道”,而十年后,教師“會從隱而不顯的線索中去發現學生面臨的問題,并且想辦法幫助他們”。
另一方面,在教師行為方面,新的教師觀強調教師的反思。材料中的教師能夠從案例中反思自己的過失,認識到“同樣的錯誤如果再犯,實在是不應該的”,體現了教師行為的轉變。
31.【參考答案】
石老師的行為充分踐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石老師踐行了“愛崗敬業”。注重責任意識,面對學生出現的種種問題,能夠盡職盡責的處理,不怕臟、不嫌煩,積極與家長溝通,修改并優化教學計劃。在教育實踐中履行著自己作為一名教師應盡的職責。
第二,石老師踐行了“關愛學生”。石老師將全身心的愛投入到工作中,以師愛作為工作的核心動力,收拾學生嘔吐的贓物,不厭其煩的修改學生作業,耐心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習慣等,都是出于對學生的關愛。用自身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師德的靈魂——“關愛學生”。
第三,石老師踐行了“教書育人”。石老師遵循教育規律,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通過細致的觀察和耐心的教導,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行,進而促進學生發展。
第四,石老師踐行了“為人師表”。石老師堅守高尚情操,以身作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
第五,石老師踐行了“終身學習”。石老師堅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因此,教師應當在新時代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遵守教師職業道德,為人師表,關愛學生,促進學生發展。
32.【參考答案】
(1)如何理解文中的“偏才”“怪才”?
①學科特長生及具備優秀潛質的學生;
②應試教育下成績低但綜合素質過硬的學生。
(2)高考改革如何讓“偏才”“怪才”脫穎而出?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10分)
①打破人才選拔“格式化”;以自主招生的形式改變傳統應試教育衡量標準,挖掘擁有優秀潛質的特長生,為他們開辟高考錄取的綠色通道。
②科學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對于“偏才”“怪才”的選拔體系和標準要科學合理,保證誠信公平。
③公開透明的特長生錄取過程。自主招生學校應完善招生制度,使招生工作在“陽光下進行”,保證錄取的公開公正。
三、寫作題
【參考范文】
有夢,才有未來
曇花為了自己月下一現的夢想,甘愿承受長久的寂寞;流星為了自己瞬間美好的夢想,寧可放棄燦爛閃耀的生命;彩虹為了自己絢麗多姿的夢想,情愿承受暴風雨的洗禮;張強為了實現自己當演員的夢想,寧愿忍受住在下水道的艱苦。因為他堅信:有夢想的陪伴,才會有精彩的未來。
夢想是支持我們積極進取的不竭動力。王寶強從小習武,但他的理想卻是拍電影。他決定去北京追求電影夢的時候,被很多人嘲笑和質疑。的確,對當時的王寶強來說,想拍電影簡直是異想天開。但他毅然踏上了“北漂”之路。為了夢想,他當替身、當群眾演員,拍了許多戲卻連臉都沒露過。盡管如此,他也沒有放棄。終于,他獲得了主演《盲井》的機會,并憑借此戲拿了獎,之后便開始不斷地在一些影視劇中出演角色,并最終成為了一線男演員。正是因為對夢想的渴望支持他不斷前進,他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夢想是茫茫大海中指明方向的一盞明燈。戴維·布倫克特在小時候就寫下過要成為英國首位盲人內閣大臣的夢想。50年后,他的老師在整理舊物時發現了寫著孩子們夢想的作業本,于是他把這些作業重新發回到孩子們手中。可是大多數人早已忘記了當年的夢想,而已成為內閣教育大臣的戴維在給老師的信中說:“感謝您為我們保存著兒時的夢想,那個夢想一直在我腦子里,從未放棄。50年過去了,我已經實現了那個夢想。”正是因為有夢想的指引,戴維才在黑暗的世界里贏得了光明的前途。
夢想是使生命之花開得更加絢爛的肥料。羅琳從小就有當作家的理想,但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她經歷了太多的考驗:失業的無助、離婚的痛苦、單親媽媽的艱辛等。但無論生活如何艱難,她都沒有放棄過夢想,她克服各種困難,用全部的熱情專心寫作,因為只有寫作才能讓她真正的找到快樂。1997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出版,羅琳終于實現了自己的作家夢。電影公司把《哈利·波特》系列小說拍成電影后,羅琳成了當今英國最有名的作家之一。正是因為有夢想的滋養,才成就了她今天的輝煌。
夢想,就像一粒飽滿的種子,在人們心中扎根、開花、結果。這一過程或許會經歷種種磨難和艱辛,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勇敢地面對,總有一天,夢想的光芒會照亮前行的道路,成就你的精彩人生!
相關推薦:
2020教師資格準考證打印時間及入口 ※ 教師資格考試時間 ※ 考試科目
202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 ※ 教師資格復習指導※教師資格考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