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即使不給予強化或獎勵,學習也能夠發生。這種學習被稱為( )。
A.替代強化
B.潛伏學習
C.試誤學習
D.意義學習
參考答案:
B
參考解析:潛伏學習是指即使不給予強化或獎勵,潛伏學習也能夠發生的學習,只是學習結果沒有及時顯示出來。它是美國心理學家E.托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
2.在學習對數運算法則時,受m(a+b)=ma+mb的影響而錯誤得到1g(a+b)=1ga+1gb,這種現象是( )。
A.正遷移
B.負遷移
C.垂直遷移
D.重組性遷移
參考答案:
B
參考解析:負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干擾或抑制作用。負遷移經常表現為思維固化,缺乏靈活性、變通性,使某種學習難以順利進行,學習效率低下。題干中的表述屬于負遷移現象。因此,本題選B。
3.學生剛學英語時,對26個字母的記憶往往兩頭容易、中間難。可以解釋這一現象的理論是( )。
A.消退說
B.動機說
C.同化說
D.干擾說
參考答案:
D
參考解析:在學習中,學生容易記住知識的開始和結尾部分,對于中間部分的識記相對困難。這是由于先前和后來學習的知識對于中間部分知識的學習具有干擾作用,這種現象也稱為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屬于干擾說的現象。因此,本題選D。
4.苛勒認為學習是通過下列哪個過程實現的?( )
A.頓悟
B.試誤
C.條件反射
D.信息加工
參考答案:
A
參考解析:苛勒是格式塔學派的早期代表。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學習不是一個刺激和反應之間逐步形成聯結的過程,而是一個頓悟的過程。苛勒于1913年—1917年對黑猩猩的問題解決行為進行的一系列實驗,證明了黑猩猩的學習是一種頓悟,由此提出了完形—頓悟說。因此,本題選A。
5.學生為了博得老師的好評而好好學習,這種學習動機屬于( )。
A.直接的近景性學習動機
B.間接的遠景性學習動機
C.直接的遠景性學習動機
D.間接的近景性學習動機
參考答案:
A
參考解析:根據學習動機起作用時間的長短,可以把學習動機分為直接的近景性學習動機和間接的遠景性學習動機。直接的近景性學習動機是指由活動的直接結果所引起的對活動的動機;間接的遠景性學習動機是指由于了解活動的社會意義、活動結果的社會價值而引起的對某種活動的動機。結合題干,本題選A。
相關推薦:
2021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