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赫爾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這說明了教學過程具有什么特點?( )
A.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
B.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
C.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的統一
D.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相結合
參考答案:
C
參考解析:赫爾巴特所說的教育與教學的統一就是要將知識與道德感情的教育相結合。因此,這個過程是一個知、情、意、行結合的過程。
2.主張教學的任務在于傳授給學生實用的知識,而智能的發展則無關緊要。這一理論被稱為( )。
A.傳統教育論
B.現代教育論
C.形式教育論
D.實質教育論
參考答案:
D
參考解析:實質教育又稱實質訓練,是歐洲18世紀—19世紀,對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現的一種教育學說。它認為普通教育應以獲得有價值的知識為主要任務,而學習知識本身就包含著能力的培養,能力無須加以特別訓練。
3.作為特殊認識過程中的教學過程,其間接性主要是指( )。
A.任務較簡單
B.教學進度快
C.短時間學到人類長期探索而形成的認識成果
D.有教師引導,學生少出認識錯誤
參考答案:
C
參考解析:間接性,教學認識完全走的是一條認識的捷徑,避免了一般認識過程中的無數次嘗試、失敗和曲折。如太陽系運行的軌跡和規律。人們摸索了上千年。而現在學生通過幾小時的學習就掌握了。
4.下列情境中代表外部動機的情境是( )。
A.張翔每天早上自己閱讀40分鐘英語
B.課問休息時,王峰回到教室看書
C.全校大會上校長宣布三好學生名單
D.楊陽每天晚上寫日記
參考答案:
C
參考解析:內部學習動機是指誘因來自學習者本身的內在因素,即學生因對活動本身發生興趣而產生的動機。外部學習動機是指誘因來自于學習者外部的某種因素,即在學習活動以外由外部的誘因激發出來的學習動機。選項ABD中的學習都是學生出于自身的內在因素產生的。因此都屬于內部動機情境。而C選項中校長宣布三好學生名單.對很多學生產生了強化刺激,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這屬于外部的動機情境,因此選C。
5.教師備課工作包括:鉆研教材、制訂教學進度計劃和( )。
A.設計練習作業
B.了解學生
C.檢查學生學具
D.布置教室環境
參考答案:
B
參考解析:備課是教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節,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備課內容包括:首先,做好三項工作即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和設計教學進度計劃。其次,寫好三種計劃。分別是學期的教學進度計劃。其次是寫好課題教學計劃,最后是寫好課時教學計劃。
相關推薦:
2021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