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一批在東莞任教多年的代課教師,終于“轉(zhuǎn)正”成功,成為公辦教師。
去年,東莞市采取考試與考核相結(jié)合的辦法,在公辦中小學校代課教師中選招了2140名聘用合同制教師。曾經(jīng)龐大的代課老師群體成為歷史的回憶,留下的是合同教師的新稱謂。
雖然稱呼變了,但成為公辦教師的夢想不會改變,因為這不僅僅意味著經(jīng)濟收入的增加,也意味著自身價值得到認同。
實際上,從2008年8月至今,東莞市共為500多名符合調(diào)入條件的代課教師和聘用合同制教師辦理了入編手續(xù)。
那么,夢想成真的一批“代轉(zhuǎn)公”老師們經(jīng)歷了怎樣的故事和心路歷程,對于后來的追夢者,他們又哪些建議?
昨日,記者就此專訪了南城兩名剛剛完成“代轉(zhuǎn)公”手續(xù)的小學教師。
曹佐彤:默默耕耘成就夢想
1999年,曹佐彤26歲,是一名在江西省贛州市工作了8年的公辦教師,但他選擇到東莞做了一名代課老師。
“那時,很多地方鼓勵‘下海’,辦了停薪留職的‘下海’人員甚至還能在原單位領工資。”曹佐彤說,1999年時,他在老家一個月只能拿400元/月的工資,而在東莞,他雖然只是一名代課老師,卻能拿到1500元/月。出于經(jīng)濟上的考量和出去闖一闖的想法,他主動完成了一次在現(xiàn)在看來有點不可思議的“公轉(zhuǎn)代”。
剛到東莞時,曹佐彤并未感覺到做代課老師有什么不好。當年,代課教師與公辦教師的收入相差不過幾百塊。曹佐彤默默堅守崗位,一心放在教學上。由于教學教研成績突出,他還不時獲得國家、省市級教育教學獎項。
轉(zhuǎn)眼到了2004年,公辦教師的收入明顯增加,而代課教師增幅不大,兩者待遇差距逐漸拉大。曹佐彤逐漸感受到壓力,不僅僅是因為拿錢少,令他更不安的是一種匆匆過客的感覺。他一度覺得自己不屬于這座城市,萌生了回家任教的想法。但他拿著“代轉(zhuǎn)公”相關規(guī)定對比,覺得自己各方面條件都已相對成熟,只要有希望,就不能夠放棄,于是又咬牙堅持下來。
隨后,曹佐彤花了3年時間,在工作之余堅持自學,拿到了大學本科文憑,繼續(xù)為“代轉(zhuǎn)公”打下基礎。
“2008年,汪洋書記四次批示,要求有關部門解決好代課老師的問題,讓我信心更足了。”曹佐彤說,東莞教育界有一個相對公平的晉升環(huán)境,只要做出了成績,學校、教育部門都會給予重視。因此,他繼續(xù)在教學中下功夫,屢獲嘉獎。
在經(jīng)歷了11年的代課生涯后,曹佐彤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在剛剛過去的8月份,他正式通過東莞市教育部門審核,成為一名公辦教師。
曹佐彤說,他一直漂著的心終于沉了下來,接下來,他要在東莞買套房子,把家安在這里。
王長濤: 漂泊的心有了歸屬
38歲的王長濤在南城區(qū)陽光二小任教4年。2006年,他從山東老家來到東莞,在一所民辦學校任教半年后,通過招聘進了陽光二小,開始了代課教師的生涯。
“除了沒有養(yǎng)老金、公積金和一些補貼,我們的待遇和公辦教師并沒有太大區(qū)別。”王長濤說,代課老師出色的工作,讓他們在學校里受到重視。
跟他一同“下海”的同事并非如他一樣幸福。有同事在珠三角其他城市做代課老師,遭受諸多政策歧視。“而東莞對代課老師的政策相對來說是最好的。除了一些小差別,其他地方跟公辦老師差異不大。”王長濤除了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外,本著努力提升的想法,還抽空參加進修并拿到了本科文憑,這也意外地為他日后“代轉(zhuǎn)公”打下了基礎。
在陽光二小的代課教師生活雖然還算滿足,但王長濤說,“心里總有一種焦慮感,找不到歸屬,也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感”。
4年時間,和他一起出來的老師,有的因為生活艱辛不得不打道回府,有的是被以前任教學校的一道死命令叫了回去。“你不得不回去,因為編制、關系、戶口都在那里。”王長濤害怕某天一個突如其來的電話終止了自己在東莞的教書生涯,他不舍告別這個地方,他喜愛沿海地區(qū)開放的教育環(huán)境,這邊的薪水能讓他的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2008年,他通過了一場并不在意的“代轉(zhuǎn)合”(代課教師轉(zhuǎn)合同制教師)考試。“由于以前的代課教師都是各學校自己招聘。通過考試后,成為合同聘用教師,在教育局就有了備案。我當時認為差別就在這里,所以沒有去多想。”
但職業(yè)生涯的轉(zhuǎn)機卻并沒有終止,主管部門決定從這些合同制教師中挑選一些符合條件的教師轉(zhuǎn)為公辦教師。雖然門檻比較高,如要求40歲以下、本科及以上學歷、獲得過市級獎勵、在省級刊物上發(fā)表過論文等,但一直工作出色又努力開展教學研究的王長濤達到了要求。再加上快速擴張的陽光二小有編制,“遞交完材料以后,很順利地就辦下來了。”
今年4月,他的人事檔案、工作關系、戶口、社保、公積金等都轉(zhuǎn)了過來,漂泊的王長濤終于有了踏實的感覺。穩(wěn)定下來的他剛把讀小學四年級的兒子接了過來念書,“終于可以彌補對孩子的歉疚了”。雖然夫妻仍然相隔萬里,但他已經(jīng)初步打算以后把山東的家搬過來。“有歸宿,我工作起來就更安心了。”
特別推薦:2010年教師招聘面試寶典之面試、禮儀、教學技能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