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東省教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小學教育心理學)參考答案
一、不定向選擇題 (30分)
1、ACD 2、A 3、ABCD 4、ABD 5、ABCD 6、BCD 7、B 8、BCD 9、ACD 10、ABD 11、ABC 12、BCD 13、BC 14、ABCD 15、D 16、C 17、A 18、B 19、A 20、CD 21、ABCD 22、AB 23、C 24、D 25、C 26、A 27、ABC 28、BCD 29、ACD 30、BCD
二、填空題 (15分)
1、類比思維
2、誘因
3、經驗+反思==成長
4、尋求發展
5、具體
6、形式訓練說(或官能說)
7、認知策略
8、思維水平
9、對偶
10、概念形成
11、效果律
12、認知—結構論(或認知發現說)
13、量杯實驗
14、同化
15、性格
三、判斷對錯并做簡要說明 (25分)
1、 錯誤。二者實質相同,但有一定的區別(1)涉及的范圍不同:態度涉及的范圍較大,其中只有涉及道德規范的穩定的態度才能稱為品德。比如我們常說某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但這并不等于他品德不良。(2)價值的內化程序不同。態度的內化水平由低到高:接受、反應、評價、組織、性格化。其中只有價值觀念經過組織且已成為個人性格的一部分時的穩定態度才能被稱為品德。
2、 錯誤。在實際的教育情境里,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并不一定會發生自我應驗的預言效應。因為教師期望效應的發生,既取決于教師自身的因素,也取決于學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認知水平、歸因風格和自我意識等眾多心理因素。
3、 正確。人類學習和學生學習之間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學生的學習既與人類的學習有共同之處,但又有其特點:首先,以間接經驗的掌握為主線;其次,具有較強的計劃性、目的性和組織性;第三、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動性。
4、 正確。創造性與智力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二者既有獨立性,又在某種條件下具有相關性。(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創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創造性,也可能有低創造性(3)低創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創造性者必須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即高智商不是高創造性的充分條件,但是必要條件。
5、 所謂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心理健康是指個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以及妥善地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至少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種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