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答案 |
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社會自我是自我意識最原始的形態。( )
2.桑代克提出學習不是建立刺激—反應聯結,而是建立觀念之間的聯結。( )
3.意義學習就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 )
4.頭腦風暴法是一種集中激勵的策略。( )
5.聚合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 )
6.影響態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條件有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 )
7.適當的過度學習會阻礙知識的保持。( )
8.概括是理解抽象的科學知識的起點。( )
9.學習策略可以分為認識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等三個方面。( )
10.中學階段是理想、動機、興趣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時期,是世界觀從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階段,是品德發展和行為選擇的重要階段。( )
11.男女智力的總體水平大致相當,但女性智力分布的離散程度比男性大。( )
12.少年期相對于生理發展速度而言,心理發展相對平穩。( )
13.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它是一般心理學原理在教育中的運用。( )
14.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理論性的基礎學科。( )
15.在教育心理學中,學習過程是該門學科研究的核心內容。( )
四、情境分析題(共25分)
(一)(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學生走進教室時,黃老師正在準備演示,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塊金屬板,正在加熱一個鋁制的罐頭盒,熱金屬板的旁邊有一盆冰水。上課鈴響了,學生們還在講話,這時候黃老師用鉗子夾起罐頭盒將其倒置于冰水中。突然砰的一聲巨響,盒子在頃刻間變得粉碎,學生們停止了講話,開始注視教室的前面,并立即開始提問。
1.黃老師使用了什么方式來使學生的注意力從講話中回到課堂?( )[不定項選擇題]
A.激發求知欲
B.制造突發事件
C.利用變化律
D.利用學生的好奇心
2.引起學生注意是教學過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師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 )[不定項選擇題]
A.教師提出問題,引發求知欲
B.通過教學媒體,提高教學的直觀形象性
C.結合學生日常經驗引入教學主題
D.向學生提示教學目標
3.就上述材料而言,黃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用了下列哪些措施?( )[不定項選擇題]
A.實施啟發式教學
B.喚起學生的恰當的動機水平
C.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
D.妥善進行獎懲
4.心理學研究表明,新的學習需要可以通過下列哪些途徑來形成?( )[不定項選擇題]
A.直接發生途徑
B.間接發生途徑
C.直接轉化途徑
D.間接轉化途徑
(二)(本大題共2小題,第1小題6分,第2小題7分,共13分)
小明的智力發育和學習十分正常,課間同學們都到室外活動去了,可他卻一個人坐在教室里發呆。他不愿和同學們一起玩,漸漸地對周圍環境沒了興趣,對周圍的人和事不予理睬,大家都說他是不合群的學生。
1.小明的這種現象,屬于下列哪種心理狀況?( )1單選題j
A.學生對與人交往根本不感興趣,或因焦慮、擔憂而不能與人交往
B.學生不被同伴所喜愛,與他人交往時遭到拒絕
C.家長過分保護,不讓孩子與他人交往
D.學生本身患有孤獨癥、精神分裂癥
2.作為教師,你認為應該怎樣幫助小明克服這種心理障礙?( )[不定項選擇題]
A.查找原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B.鼓勵學生主動交往,并給予相應的強化措施
C.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我,樹立信心
D.多組織集體活動,創造交往的機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