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判斷題 |
第 3 頁:簡答題 案例分析題 論述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河南省2011年教師職業素質和技能考試試卷
參考答案、評分標準及說明
(使用范圍:高級中學教師資格)
四、簡答題
1.答案要點:(1)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4)高等教育類型日益多樣化;(5)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國際交流。
2.答案要點:(1)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3)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的統一;(4)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結合。wWw.KAo8.Cc
3.答案要點:(1)創設適應學生認知差異的教學組織形式;(2)采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方式,努力使教學方式個別化;(3)運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手段。
4.答案要點:(1)創設有利于創造性產生的適宜環境;(2)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
(3)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教授創造性思維策略。
5.答案要點:(1)了解學生,研究學生。了解學生和研究學生的學習內容;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2)組織和培養班集體。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3)協調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充分發揮本班任課教師的作用;協助和指導班級團隊活動;爭取和運用家庭和社會教育力量。
6.答案要點:(1)要從實際出發;(2)要全面安排學習和生活;(3)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4)要有靈活性。
五、案例分析題
1.答案要點:(1)停止學生上課的做法是不對的,侵犯了學生受教育的權利;教師要依法執教。(2)停止違反紀律的學生上課,應符合教育活動的價值要求,與對學生的教育相一致.同學生違紀程度相適應,有充分客觀的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老師不得隨意不讓學生上課甚至是退學,不能帶有個人偏見和感情用事。后進生的轉化需要教師的愛心、耐心和信心;教師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可偏愛,要講究教育藝術。
2.答案要點:(1)說明很多教師不能以身作則,通過示范性的方式、自己的言行教育學生,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和態度主動與學生建立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2)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看,熱愛學生要求教師對學生親切關懷,在人格上與學生平等相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而不是居高臨下,缺乏熱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才能搭建起師生之間感情的橋梁。(3)從師生關系的角度看,尊師愛生是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征,是師生交往與溝通的情感基礎和道德基礎,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學生對教師的尊重,而沒有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是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的。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組織者的地位。應當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在:教師的指導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方向、內容、進程、結果和質量.起引導、規范、評價和糾正的作用。教師的教還影響著學生學習方式以及學生學習主動積極性的發揮,影響著學生的個性以及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
(2)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應當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的主體能動性。
能動性表現在:受學生本人興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動和支配。學生對外部信息選擇的能動性、自覺性;受學生原有知識經驗、思維方式、情感意志、價值觀等制約。學生對外部信息進行內部加工的獨立性、創造性。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在教師主導下逐步確立的。學生這個個體從依賴性向獨立性發展,正是教師主導的結果。
(3)建立合作、友愛、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關系。教學過程是師生共享教學經驗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師生共同明確教學目標,交流思想、情感,實現培養目標。
2.答案要點:(1)有效地說服;(2)樹立良好的榜樣;(3)利用群體約定;(4)價值辨析;(5)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