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2009年江蘇省教師資格認定考試教育心理學(小學類)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在學習與教學的系統要素中,學習的主體因素是()
A.學習內容
B.學生
C.教學媒體
D.教學環境
2、學齡初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又稱()
A.童年期
B.青年期
C.少年期
D.幼兒期
3、在人的心理發展過程中,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這現象體現了心理發展的()
A.連續性
B.順序性
C.階段性
D.差異性
4、動機會促使人們產生某種活動,這是動機的()
A.指向功能
B.強化功能
C.適應功能
D.激活功能
5、加涅把學習分為八類,其中“學習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之間的關系”是()
A.刺激-反應學習
B.規則或原理學習
C.言語聯結學習
D.信號學習
6、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將研究成果繪制成曲線,即()
A.遺忘曲線
B.動機曲線
C.遷移曲線
D.練習曲線
7、需要層次論指出,認定最高級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實現需要
D.愛的需要
8、教育心理學中將個人應用一系列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達目標狀態的過程稱()
A.合作學習
B.功能固著
C.檢驗假設
D.問題解決
9、做筆記是閱讀和聽講時常用的一種()
A.時間管理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學習環境管理策略
D.計劃策略
10、一般認為,心理健康的標準不包括()
A.對現實的有效知覺
B.自我調控能力
C.強烈要求獲得成功
D.自我接納
11、某學生面對問題情境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這是創造性思維的()
A.靈活性
B.流暢性
C.獨創性
D.適應性
12、提出掌握學習概念的教育心理學家是()
A.落實塔爾
B.布魯姆
C.科爾伯格
D.費羅伊德
13、心理學家艾里斯提出一個解釋人的行為的“ABC理論”,其中B是指()
A.事件造成的情緒結果
B.個體遇到的事件
C.個體對事件的信念
D.個體的行為
14、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教師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與教學效果存在著()
A.較高的相關
B.較低的相關
C.零相關
D.無法確定其關系
15、測驗的可靠性即()
A.難度
B.廣度
C.區分度
D.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