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2010年江蘇省教師資格認定考試教育心理學(小學類)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在人的心理發展過程中,發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這體現了心理發展的( )。
A.定向性
B.幣平衡性
C.階段性
D.差異性
2、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通過與教師、同學以及教學信息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是( )。
A.聯想過程
B.學習過程
C.評價過程
D.預測過程
3、在動機理論中的需要層次論指出,人的最高級的需要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實現需要 D歸屬和愛的需要
4、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地形成( )。
A.條件反射
B.個性差異
C.自我意識
D.認知結構
5、通過綜合歸納獲得意義的學習是( )
A.下位學習
B.上位學習
C.并列學習
D.結合學習
6、數學的學習有利于統計學的學習,這種現象被稱為( )。
A.正遷移
B.負遷移
C.反饋
D.干擾
7、對同一問題,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維的( )。
A.獨創性越高
B.結構性越高
C.流暢越高
D.可逆性越高
8、閱讀時常用的一種復述策略是( )。
A.提問
B.做筆記
C.語義聯想
D.劃線
9、皮亞杰提出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是( )。
A.權威階段
B.可逆性階段
C.公正階段
D.自我中心階段
10、態度的核心成分是態度的( )。
A.情感成分
B.認知成分
C.行為成分
D.理智成分
11、以下屬于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認知目標是( )。
A.知識
B.反應
C.+模仿
D.操作
12、多動癥兒童行為是主要特征是( )。
A.誦讀困難
B.注意力不集中
C.討厭學習 D交往困難
13、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客觀結果的( )。
A.客觀描述
B.主觀判斷
C.主觀臆想
D.測驗測量
14、對學生課堂行為所施加的準則與控制是()
A.教學媒體
B.學習情境
C.課堂紀律
D.師生關系
15、把大量時間花在與學生搞好個人關系上的新教師處于教師成長的()。
A.關注情境階段
B.關注學生階段
C.關注待遇階段
D.關注生存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