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論述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河南省2010年教師職業素質和技能考試試卷(A)
參考答案
(使用范圍:高級中學教師資格)
四、簡答題
1.【答案要點】
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①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②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的方向與方面作出社會性規范;③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的價值,而且具有延時的價值;④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2.【答案要點】
教學過程主要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①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②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③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的統一;④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相結合。
3.【答案要點】
注意分為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無意注意的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①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②精心組織內容;③采用啟發式的教與學的方法。(2)有意注意的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①加強對學生的組織性與紀律性教育;②對學生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③把學生看成是學習活動的主體。(3)有意后注意的規律在教學中的運用:①要使有意后注意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②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學習活動體驗為履行社會職責的責任感,從而形成自覺進取的學習動機,并依靠這種動機調整自己的注意,使自己經常處于最佳的有意后注意狀態;③培養半生創造性地進行學習。
4.【答案要點】
①激發好奇心、求知欲,培養創造動機;②培養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相結合的能力;③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想象性能力;④促進創造性的活動,培養創造性的個性品質。
5.【答案要點】
班集體必須具備以下四個基本特征:(1)明確的共同目標;(2)一定的組織結構;(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準則;(4)集體成員之間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圍。班集體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學生的群體意識;(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答案要點】
(1)教師提出與教學內容直接相關的問題時,教師可以確定學生是否完全掌握了有關的學習內容或學會了某些特殊的知識點;(2)提問給學生提供了對理解水平進行自我監控的機會.使學生確定他們是否理解了所呈現的信息,是否需要幫助;(3)提問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地進行信息加工,有助于學生理解新知識和使新知識進人長時記憶中儲存。
五、案例分析題
1.【答案要點】(1)教師職業道德要求教師之間要團結協作,小李的這種做法有些不妥當。(2)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性格開朗的教師更容易被學生、同事所接受,小李應該盡量地改變自己的性格,以積極的心態融入集體當中。(3)小李的教學水平也許很不錯,但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同樣承擔著教學研究的工作,只有融入教師集體當中,大家合作學習研究,才能真正進行教學研究以解決教學的實質問題。(4)小李應該更多地進行人際關系的交往,以改變在同事、學生心中的形象,從而和大家搞好關系,共同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2.【答案要點】
不正確,對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的未成年學生,在人民法院判決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學籍。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
(1)這一教學實例體現了啟發性教學原則。(2)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啟發性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②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③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④發揚教學民主。
2.【答案要點】
(1)激發興趣,維持好奇心。(2)設置合適的目標。(3)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4)培養恰當的自我效能感。(5)表達明確的期望,合理運用外部獎賞。(6)提供明確、及時的反饋,有效地運用表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