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題干】教師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案】(1)了解和研究學生;(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3)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4)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5)發揚教育民主;民主平等是現代師生倫理關系的核心要求;(6)主動與學生溝通,善于與學生交往;(7)正確處理師生矛盾;(8)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9)加強師德建設,純化師生關系。
【考點】
22.【題干】簡述學習遷移的影響因素。
【答案】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有:(1)學習材料的特點;(2)原有的認知結構;(3)對學習情境的理解;(4)學習的心理準備狀態;(5)學習策略的水平;(6)智力與能力;(7)教師的指導。
【考點】
23.【題干】調查問卷的問題設計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案】(1)語義清楚。設計的問題應使被調查者能夠正確理解,不會產生歧義,對題意的理解應是惟一的,不能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問題合并成一個問題來提問。
(2)語句簡潔。問題的語句形式要簡單,通俗易懂。
(3)面向對象。問題的語句和措辭要適合被調查者的文化水平和職業特點,特別是被調查者是小學生和幼兒時,要考慮被調查者的理解能力,盡量把復雜問題簡化處理。另外,在問題中應避免使用生僻詞語以及新名詞和概念。
(4)價值中立。在設計問題時,應避免印證權威論斷,也不應把個人的認識、觀點和價值判斷包含在問題之中,以避免對被調查者產生暗示作用,導致特定的有傾向性的回答。
(5)避免社會認可效應。社會認可效應是指被調查者按照社會規范、社會期望進行反應,而不是反映自己真實的觀點、看法和態度。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回答有關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問題時出現,因此設計這類問題時,應少用是否式回答,可以用情境式問題或兩難問題代替。
【考點】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24.材料:
四年級班主任李老師做了一項調查,發現班上多數學生在家幾乎從來不干家務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有些家長對學生勞動也不支持,認為學習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務,勞動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沒必要,家長可以完全代勞,在班級開展的一些勞動活動中,李老師也發現,學生不僅僅缺乏一般的勞動技能、習慣,而且缺乏勞動意識,甚至討厭勞動。
(1)(14分)【題干】結合材料談談對小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必要性。
【答案】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面臨著許多新的課題。在我國全面走向小康時期,一些獨生子女,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父母代辦,缺乏自理能力,導致勞動觀念越來越淡薄,使這些獨生子女只會讀書,不會勞動,這樣就會影響一些人將來的素質問題。所以,從小抓好勞動教育相當重要。勞動教育是我國中小學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個人從小培養好的勞動習慣,樹立強烈的勞動觀念,將來才會有所作為。才能加勤勞才等于力量,所以,小學階段應該把勞動教育作為全面提高一個人的素質的基礎。
【考點】
(2)(10分)【題干】如果你是李老師,將如何讓在班級開展勞動教育?
【答案】(一)更新教育理念,增進師生共識
實施勞動教育,可以以勞立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把學生培養成個性充分發展又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二)社會家庭配合,形成共管氛圍
結合家訪,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科學的育兒知識,介紹成功家教的經驗,指出不良家教給孩子帶來的負面效應,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的習慣。
(三)組織勞動實踐,進行勞動教育.
培養勞動情感和勞動實踐。
(四)及時總結評比,提升教育效果
必要的評估,既是對學生勞動成績的肯定,也是使勞動教育向更深層次推進的有效舉措。
【考點】
25.材料:
沈老師在教學《第一場雪》時,問學生:“雪景很美,誰能把它美美地讀出來?他讀的時候,大家閉上眼睛聽,體會他能不能把你帶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區!钡谝粋學生讀完后,沈老師問:“你們是不是感覺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數學生很猶豫。沈老師笑著說:“剛走到雪野的邊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來。沈老師說:“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領進去。”接著示范讀了一遍,然后問:“往前走幾步沒有?”學生都點頭說:“走了!鄙蚶蠋熇^續說道:“相信有同學會比老師讀得更好,誰領著大家繼續往前走?”……后面的學生果然越讀越好。
問題:
(1)(10分)【題干】評析這一教學片斷中沈老師的教學行為。
【答案】遵循了教學規律中的雙邊性規律。材料中沈老師在學生出現猶豫的時候,通過逐步閱讀,引導學生感受雪景。
【解析】
【考點】
(2)(10分)【題干】結合材料談談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答案】課堂教學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具備應有的知識和能力素質、品德及人格;
2、具備客觀條件,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是否得到應有的肯定、教師工作的條件是否得到基本的保證。
【解析】
【考點】
教學設計題(本大題有6小題,任選1小題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題計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學專業方向,選擇作答。26為中文與社會,27為數學與科學,28為英語,29為音樂,30為體育,31為美術)
26、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10分)【題干】如指導二年級小學生學習本課,試擬定教學目標。
【答案】
【考點】
(2)(20分)【題干】設計“甚至”一詞的教學過程。
【答案】
【考點】
(3)(10分)【題干】設計本科板書。
【答案】
【考點】
27.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題干】簡述學生從算數思維過渡到代數思維的過程。(8分)
【答案】
【考點】
(2)【題干】如何指導高年級學生學習這一內容,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答案】
【考點】
(3)【題干】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本節課主要教學環節并說明理由。(22分)
【答案】
【考點】
28.請認真閱讀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題干】簡述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形式的基礎。(10分)
【答案】
【考點】
(2)【題干】如指導小學生學習,試規定教學目標。(10分)
【答案】
【考點】
(3)【題干】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導入和新授環節的教學活動并說明理由。(20分)
【答案】
【考點】
29.請認真閱讀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10分)【題干】簡要分析歌曲的特點。
【答案】歌曲特點《火車開啦》,大調式,一段體,有四個樂句組成。全曲的節奏簡單、明快,旋律多為級進,流暢上口。歌曲一開始就采用火車開動時“咔嚓咔嚓”的聲響的象聲詞,第二句又采用完全重復的手法;第三句在高音區進行,配以舒展的節奏,與前面的樂句形成對比,好像火車在迅疾地飛馳,也表現了火車司機在開動火車的自豪感;最后一個樂句先在大調式主和弦上分解進行,而后級進下行至C大調主音。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二分、四分與八分音符的不同,并能了解相關火車規則,做一個有禮貌的小學生。
【考點】
(2)(10分)【題干】如指導低年段小學生學唱本歌曲,試擬定教學目標。
【答案】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歌曲《火車開啦》,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樹立樂于助人、遵守火車制度的意識!具^程與方法】采用欣賞法、互動法和小組合作等方法,了解歌曲的節奏。【知識與技能】準確并快速唱出歌曲的節奏時值,了解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演唱時值的不同;并能有情感地完整演唱歌曲。
【考點】
(3)(20分)【題干】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結合歌曲學習,設計“節奏練習”教學環節并說明理由。
【答案】節奏練習1.教師彈琴,學生跟唱歌曲,并用肢體動作(拍手、跺腳、拍肩等)感受歌曲2/4拍的強弱規律。2.學生根據音頻演唱歌曲旋律,教師在黑板上寫出歌曲的主要節奏,引導學生演唱準確。3.教師帶領學生想象火車開走與到站的場景,采用黑板上所示節奏模仿火車的聲音。4.教師與學生有節奏地朗誦歌詞,請學生思考:在火車上的時候我們的心情的怎樣的呢?學生發言(開心、激動、幸福、愉快)5.教師帶領學生帶入情感,引導學生用彈性、跳躍的聲音完整的演唱歌曲。6.請學生分小組為歌曲創編歌詞進行演唱,并配以相應的動作,請小組進行表演,而后進行生生評價、教師評價。【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我會先帶領學生演唱歌曲旋律,感受歌曲的節拍強弱規律;之后,我會讓學生跟音頻演唱歌譜,并將典型的節奏寫在黑板上;接著我會請學生用黑板所示節奏演繹火車開走與到站的聲音;最后,引導學生思考歌曲表達的情感,通過我的引導以及學生的思考,可以用彈性、跳躍的聲音來表達歌曲歡快的情緒。這樣的設計,學生可以循序漸進,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能夠更快速地學唱歌曲。
【考點】
30.請認真閱讀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
(1)(10分)【題干】簡要說明“行進間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教學重點、難點。
【答案】重點:按拍球的位置準確,跨步、轉體、前傾、探肩等動作協調連貫。難點:手腳配合協調,節奏清晰。
【考點】
(2)(10分)【題干】如果指導水平三的學生練習,試擬定教學目標。
【答案】知識與技能:能夠復述出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動作要領,85%的學生能夠流暢、準確的做出正確動作。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賽、練習等方法,提高控球的能力以及速度、協調、靈敏、靈活性等身體素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勇敢、果斷、頑強的團隊精神,并形成尊重對手、用于承擔責任的良好體育道德精神。
【考點】
(3)(20分)【題干】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不少于二種行進間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練習方法并說明理由。
【答案】①原地運球設計理由:教學前多做提高控球、運球能力的練習,不但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控球、運球能力,而且能使學生清楚自己的運球水平和能力,便于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②行進間運球設計理由:由原地運球強化鞏固學生運球手法,在行進間運球練習中,先進行直線運球再做體前變向換手運球。便于引導學生觀察和體會兩種運球技術的不同點,進一步讓學生明確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動作要領。③行進間曲線運球接力設計理由:設計游戲可以增強練習的趣味性和對抗性,激發學生練習興趣,并且通過比賽提高學生運球能力和檢驗學生的練習效果,讓學生在課堂學練中提高實戰運用能力。
【考點】
31.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10分)【題干】中國畫有哪幾大畫科?中國畫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墨分五色,是哪五色?
【答案】①中國畫分三大畫科,分別是: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②通常,中國畫有工筆、寫意、工兼寫三種表現形式。③墨分五色指的是“焦、濃、重、淡、清”或“濃、淡、干、濕、黑”。
【考點】
(2)(10分)【題干】如指導中年段小學生學習,試擬定教學目標。
【答案】(2)知識與技能:掌握中國畫中鋒、側鋒用筆方法以及干濕濃淡的墨色方法,生動地表現動物臉部特征與情趣。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描述、分析、實踐掌握繪畫步驟和用筆、用墨方法,大膽對動物的臉進行夸張與表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激發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熱愛之情,逐漸形成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意識。
【考點】
(3)(20分)【題干】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名作欣賞、技法學習”內容法人新授教學活動并說明理由。
【答案】活動一:作品賞析展示作品貓頭鷹,引導學生欣賞并思考:作品運用了什么繪畫形式?作品中的貓頭鷹與生活中的貓頭鷹有什么不同?學生觀察思考,教師總結:以中國畫的創作形式進行創作,作品中的貓頭鷹更加的生動,更具有活力。繼續引導學生觀賞作品,并思考:畫家運用了什么筆墨技法來表現貓頭鷹的?學生交流探討,教師總結:以以濕筆濃淡結合的方畫身體,中鋒濃墨勾眼圈、點眼睛。畫家表現注重中鋒側鋒用筆、墨色注意干濕濃淡的變化!驹O計意圖】通過對比的方式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回歸生活,激發了學生熱愛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并且通過層層深入的問題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對水墨動物的理解;顒佣菏痉吨v解教師以小貓為例,進行示范講解。①臉型——先用幾筆淡墨畫出小貓的臉型。②五官——在臉的中間位置用淡墨中鋒勾出眼睛的外形,在眼睛下方中間的位置側鋒畫出鼻子和嘴,為了使眼睛更有神,再用重墨畫眼珠。③毛——淡墨以皴擦法表現小貓臉部短而硬的毛。然后,筆鋒蘸淡墨,筆尖蘸少量濃墨,以側鋒按壓在一張廢紙上,使筆尖水分變少并形成扁平的“散鋒”,在小貓頭頂及耳朵周圍用毛筆的“散鋒”適當添畫短而稀疏的毛。【設計意圖】通過示范的方式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加直觀的引導學生學習,解決技法上的難點。
【考點】
相關推薦:
2018上半年教師資格真題及答案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