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的準入門檻越來越高,其標志性就是教師資格證的“收緊”。全國已有6個省份試點以提高教師準入制和打破教師終身制為內容之一的教師資格考試改革和定期注冊試點工作。不久前,從教育部傳出消息,今年下半年此試點工作擴大到10個省份。雖然目前我省還未在試點省份之列,但面對該項改革將在2015年在全國范圍實施,作為首先受到政策影響的師范類學生,這項改革意味著,最遲到2015年,他們本可以直接被認定教師資格的師范類考生,也將參加教師資格的統考。那么,這樣的改革對他們的壓力大嗎?對于一線的教師而言,教師資格5年一注冊意味著教師不再是終身職業,改革會讓他們如何轉變呢?為此,記者進行了采訪。
教師
“5年一注冊”會促進業務提升
我省盡管不在試點省份當中,但也在進行相同的嘗試。2012年11月,我省出臺了《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對師德、教師準入制度等都進行了相關的要求,其中也提及將全面實施教師資格證書每5年定期注冊登記制度。5年定期注冊,打破了教師隊伍的穩定性,使得教師這份職業不再是“鐵飯碗”,不達標者將退出教師隊伍。
采訪中,年輕教師們對此沒有太多的擔憂,在我市一重點高中擔任物理教學的王老師說,只要考核程序不太復雜,對于現在一線認真工作的老師來說,教師資格定期審核應當不難通過。他覺得定期審核也是一件好事,注冊條件以教師的師德表現、年度考核和培訓情況為主要依據。定期審核對教師會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老師們日常會繃緊這根弦。
資格證的定期登記審核對鄉鎮教師的影響可能更大一些,與城市教師相比,鄉鎮教師接受培訓的機會少一些,并且鄉鎮學校較少,校際之間的業務交流也較缺乏。如果審核的要求較高,鄉鎮老師可能會感到更多的壓力。
不過更多的校長們對新政持支持態度。蘭州三中的聶晶校長告訴記者,目前教育部門對于教師的考核方法很多,也較全面,其中也包括已經執行的績效工資考核,但因種種原因,作用并沒有立竿見影。可是教師資格證是老師們的職業根本,如果將此與日常教學掛鉤,進行適當的考核,也許能讓教師整體水平得以提升。
師范生
不再直接拿證感覺到“公平”
2015年全面實施教師資格考試改革和定期注冊,其中師范生不再直接認定教師資格。原本以為改革會引起師范生的地震和很大壓力,在采訪當中,師范類學生對此消息表現得很“平靜”,覺得這種改革對他們影響不大,還有一些學生更是對此叫好,他們感覺到的是“公平”。
西北師大大三學生葛翠翠說,教師資格證全部實行統考,壓力是有的,但是從更深層次來說,這樣的考試改革勢必能夠給師范專業的學生一次檢驗自身學習實踐能力的機會,能夠提高考試的公平程度,從而能夠進一步地為教師行列提供優質的師資力量。作為考證主要群體的非師范類學生也對此叫好,西北師大董彩珍同學說,教師資格考試的改革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我國教育體制在不斷的向前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感覺更公平。
在采訪中,讓學生感覺有壓力的部分來自于考試內容的變化,根據目前的試點內容,突出對教師實踐能力的考查,以前的考試60%為知識性考題,現在60%的題目考查實踐能力。
據了解,非師范專業的學生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數較多,基本在大二、大三的時候就會報考。董彩珍說,對于非師范專業的學生來說無疑給她們報考教師資格考試的復習增加了很大的難度與壓力,但是考試模式的細化更能夠從根本上檢驗一個合格教師所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挑選優秀的專業人才,才能更好地提高想成為老師的人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
說法
將有利于完善教師資格準入制
西北師大教育學院周燁副教授說,改革教師資格考試制度是有利于全面考查申請入職者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我們國家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由于這項制度的出臺,使得我國教師資格準入制度會更加完善。
此外,政策實施將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這個考試制度的實施就把教師資格考試上升到國家級,這也體現了國家對于教師資格考試的重視,如果實施這個考試制度,那么考試大綱必須是教育部來制定,考試的科目和內容是有所增加,這樣對于申請入職者要參加這個考試必須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考前的準備,那么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入職者的專業素質。
關于政策中提到的“5年定期注冊”,周燁老師覺得這個注冊制度是非常好的,它打破了一證終身制的“鐵飯碗”傳統模式。
“只要把這個政策落實好,我相信幾年以后一定能夠引起全社會對于教育和教師職業地位的提升的一個認同,與此同時,社會對于教師職業的重視也會得到提升,同樣對于教師本人和教師這個職業群體自身也會提升對于這個職業的認同感。”周教授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