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中小學教師資格證《各科目》試卷結構
教師資格證考試試卷結構
《歷史與社會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
模塊 |
比例 |
題型 |
學科知識與能力 |
40% |
單項選擇題 |
教學設計 |
20% |
教學設計題 |
教學實施 |
30% |
教學情境分析題 |
教學評價 |
10% |
單項選擇題 |
合計 |
100% |
單項選擇題:約33% |
《歷史與社會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如下
(一)學科知識與能力
1.了解中國與世界歷史進程的基本事實和基本脈絡,了解人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發展的基本趨勢,了解中國與世界人文地理的概況。
2.了解社會生活的豐富內涵以及參與社會生活的多種方式和途徑,理解個體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關系。
3.了解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理解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理解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4.以唯物史觀為指導,以動態的眼光縱向了解人類社會的進程,橫向了解社會生活的內容。
5.運用多種方法和現代信息技術,收集、處理歷史、地理和社會信息。
6.了解歷史與社會課程的地位、性質與作用;熟悉《義務教育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及要求;能夠運用課程標準指導教學,了解歷史與社會教材的編排體例和內容結構。
(二)教學設計
1. 能夠綜合《義務教育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并正確敘寫教學目標。
2. 能夠根據教學目標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并明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能夠開發、利用多樣化教學資源。
3. 能夠根據教學目標、內容,結合教學實際,選用恰當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手段。
4. 設計教學時,能夠注重歷史、地理及相關人文社會學科之間的關聯性、整體性,能夠統籌相關學科知識、優化課程內容結構。強調歷史與現實、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密切聯系,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
(三)教學實施
1.能夠創設多種情境,以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各種組織形式的優勢,引導、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有效合作。
2.能夠綜合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教學環境以及自身素質等多種因素,合理選擇和使用教學方法,加強學法指導。
3.能夠充分運用傳統及現代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創造性地開展教學。
(四)教學評價
1.了解教學評價的相關知識,注意教學評價的診斷、激勵、調控作用。
2.能夠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正確評價,全面考查學生在知識、能力、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狀況,注重綜合性、發展性評價。
3.能夠以課程標準作為評價的依據,有機整合和綜合運用各種評價方法。
4.能夠運用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思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