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基本要求 |
第 2 頁:第一節 稅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
第 3 頁:第二節 稅務管理 |
第 4 頁:第三節稅款征收與稅務檢查 |
第 5 頁:第四節 稅務行政復議 |
第 6 頁:第五節 稅收法律責任 |
第二節 稅務管理
一、稅務管理
稅務管理是稅收征收管理機關為了貫徹、執行國家稅收法律制度,加強稅收工作,協調征稅關系而對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實施的基礎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行為。主要包括稅務登記管理、賬簿和憑證管理、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管理等。
二、稅務登記管理
(一)稅務登記申請人
(二)稅務登記主管機關
縣以上(含本級)國家稅務局(分局)、地方稅務局(分局)是稅務登記的主管機關,負責稅務登記的設立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和稅務登記證驗證、換證以及非正常戶處理、報驗登記等有關事項。
(三)稅務登記證件
1.稅務登記證件的內容。
2.稅務登記證件的使用。
3.稅務登記證件的管理。
(四)稅務登記的內容
1.設立稅務登記。
(1)辦理設立稅務登記的地點。
(2)申報辦理稅務登記的時限要求。
(3)申報辦理稅務登記需提供的資料。
(4)稅務登記證件的發放。
2.變更稅務登記。
變更稅務登記是納稅人辦理設立稅務登記后,因登記內容發生變化,需要對原有登記內容進行更改,而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的稅務登記。
3.停業、復業登記。
停業、復業登記是實行定期定額征收方式的納稅人,因自身經營的需要暫停經營或者恢復經營而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的稅務登記手續。
4.外出經營報驗登記。
外出經營報驗登記是指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到外縣(市)進行臨時性的生產經營活動時,按規定申報辦理的稅務登記手續。
5.注銷稅務登記。
注銷稅務登記是納稅人由于出現法定情形終止納稅義務時,向原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的取消稅務登記的手續。
6.非正常戶處理。
7.扣繳稅款登記。
負有扣繳稅款義務的扣繳義務人(國家機關除外),應當辦理扣繳稅款登記。
(五)“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
三、賬簿和憑證管理
(一)賬簿的設置管理
1.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或者發生納稅義務之日起15日內,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賬簿。
2.生產、經營規模小又確無建賬能力的納稅人,可以聘請經批準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專業機構或者經稅務機關認可的財會人員代為建賬和辦理賬務。
3.扣繳義務人應當自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扣繳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稅種,分別設置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賬簿。
(二)對納稅人財務會計制度及其處理辦法的管理
1.納稅人使用計算機記賬的,應當在使用前將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會計核算軟件、使用說明書及有關資料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2.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的規定抵觸的,依照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的規定計算應納稅款、代扣代繳和代收代繳稅款。
3.賬簿、會計憑證和報表,應當使用中文。
(三)賬簿、憑證等涉稅資料的保存和管理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按照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保管期限保管賬簿、記賬憑證、完稅憑證及其他有關資料。
四、發票管理
(一)發票的種類、聯次和內容
1.發票種類。
發票的種類通常按照行業特點和納稅人的生產經營項目劃分為普通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專業發票三種。
2.發票的聯次和內容。
發票的基本聯次包括存根聯、發票聯和記賬聯。
發票的基本內容包括發票的名稱、發票代碼和號碼、聯次及用途、客戶名稱、開戶銀行及賬號、商品名稱或經營項目、計量單位、數量、單價、大小寫金額、開票人、開票日期、開票單位(個人)名稱(章)等。
(二)發票的印制
增值稅專用發票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企業印制;其他發票,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確定的企業印制。禁止私自印制、偽造、變造發票。
(三)發票的領購
需要領購發票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持稅務登記證件、經辦人身份證明、按照國家稅務總局規定式樣制作的財務印章或發票專用章的印模,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發票領購手續。
(四)發票的開具和使用
1.發票的開具。
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對外發生經營業務收取款項,收款方應當向付款方開具發票;特殊情況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開具發票。
所有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在購買商品、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支付款項,應當向收款方取得發票。
2.發票的使用和保管
(五)發票的檢查
稅務機關在發票管理中有權進行檢查。
1.檢查印制、領購、開具、取得、保管和繳銷發票的情況;
2.調出發票查驗;
3.查閱、復制與發票有關的憑證、資料;
4.向當事各方詢問與發票有關的問題和情況;
5.在查處發票案件時,對與案件有關的情況和資料,可以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
五、納稅申報
納稅申報是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定期就計算繳納稅款的有關事項向稅務機關提交書面報告的法定手續。
(一)納稅申報的內容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納稅申報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主要內容包括稅種、稅目;應納稅項目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項目;計稅依據;扣除項目及標淮;適用稅率或者單位稅額;應退稅項目及稅額、應減免稅項目及稅額;應納稅額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額;稅款所屬期限、延期繳納稅款、欠稅、滯納金等。(二)(二)納稅申報的方式
1.自行申報。
2.郵寄申報。
3.數據電文申報。
4.其他方式。
(三)納稅申報的其他要求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