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7[簡答題]
乙公司為母公司,甲公司為其子公司。相關資料如下(假定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資料一:2016年1月1日,乙公司以銀行存款5800萬元自集團外部購入丙公司80%的股份,乙公司與丙公司的原股東沒有關聯方關系,當日取得其控制權,丙公司2016年1月1日股東權益總額為7000萬元,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7100萬元(包含一項管理用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高于賬面價值的差額100萬元,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10年,采用直線法攤銷,不考慮凈殘值)。丙公司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累計實現凈利潤為415萬元(其中2017年實現凈利潤為300萬元),累計提取盈余公積41.5萬元。
資料二:假定(一),甲公司一次購買丙公司80%的股份。2017年7月1日,甲公司發行55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為對價,自乙公司購入丙公司80%的股份,取得其控制權,當日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7415萬元。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股票登記發行費100萬元和評估審計等費用200萬元。2017年8月20日,丙公司宣告分配現金股利12000萬元、股票股利20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甲公司于2017年8月26日收到現金股利、股票股利。
資料三:假定(二),甲公司多次購買丙公司80%的股份(假定不屬于一攬子交易)。2017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1500萬元,自乙公司購入丙公司20%的股份,對丙公司具有重大影響,當日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7115萬元(與公允價值相等)。
2017年7月1日,甲公司發行40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為對價,自乙公司購入丙公司60%的股份,至此持股比例達到80%并取得其控制權,當日丙公司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為7415萬元。
要求:
(1)根據資料一,判斷乙公司對丙公司股權投資所屬企業合并類型,并說明理由,編制乙公司2016年1月1日相關投資的會計分錄并計算合并商譽。
(2)根據資料二假定(一),判斷甲公司對丙公司股權投資所屬企業合并類型,并說明理由,編制2017年7月1日相關投資的會計分錄、編制甲公司2017年8月因丙公司宣告分配和收到現金股利、股票股利的相關會計分錄。
(3)根據資料三假定(二),編制甲公司2017年1月1日、2017年7月1日相關投資的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參考解析:(1)乙公司對丙公司股權投資所屬企業合并類型為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理由:乙公司自集團公司外部購入丙公司80%的股權,乙公司與丙公司的原股東沒有關聯方關系,當日取得控制權。 借:長期股權投資 5800
貸:銀行存款 5800
合并商譽=5800-7100×80%=120(萬元)
(2)甲公司對丙公司股權投資所屬企業合并類型為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理由:甲公司、丙公司合并前后均同受母公司(乙公司)最終控制。
①2017年7月1日合并日丙公司的可辨認凈資產相對于乙公司而言的賬面價值=7100+415-100/10×1.5=7500(萬元)
②甲公司對丙公司的初始投資成本=7500×80%+商譽120=612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6120
貸:股本 55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620
借:管理費用 2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00
貸:銀行存款 300
借:應收股利 (12000×80%)9600
貸:投資收益 9600
借:銀行存款 9600
貸:應收股利 9600
宣告與收到的股票股利甲公司不需編制會計分錄,備查登記即可。
(3)①2017年1月1日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1500
貸:銀行存款 1500
初始投資成本1500萬元大于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的份額1423萬元(7115×20%),不需要對初始投資成本調整。
②2017年實現凈利潤為3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60
貸:投資收益 (300×20%)60
③2017年7月1日
2017年7月1日合并日丙公司的可辨認凈資產相對于乙公司而言的賬面價值
=7100+415-100/10×1.5=7500(萬元)
甲公司購入丙公司的初始投資成本=7500×80%+商譽120=612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6120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1500
——損益調整 60
股本 4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560
8[簡答題]
甲公司各年投資業務資料如下:
(1)2013年6月16日,經股東大會同意,甲公司與乙公司的股東丙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有關資料如下:
①以2013年6月20日乙公司經評估后的凈資產價值為基礎,甲公司以5000萬元的價格取得乙公司15%的股權。
②該協議于6月26日分別經甲公司、丙公司股東大會批準,7月1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了全部價款,并于當日辦理了股權變更手續。
③甲公司取得乙公司15%股權后,要求乙公司對其董事會進行改選。2013年7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派出一名董事。
④2013年7月1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35000萬元,除表5-3所列資產外,其他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
至甲公司取得投資時,乙公司上述固定資產已使用2年,無形資產已使用1年。乙公司對固定資產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采用直線法攤銷,預計凈殘值均為零。
(2)2013年9月,乙公司將其單位成本為7萬元的100件B商品以每件8萬元出售給甲公司,甲公司將取得的商品作為存貨核算,該交易不構成業務。
2013年7至12月,乙公司實現凈利潤3000萬元。除實現凈利潤外,乙公司于本年購入某公司股票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至2013年12月31日尚未出售,公允價值變動增加200萬元;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增加100萬元。至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取得投資時乙公司賬面A商品有60件已對外出售,甲公司內部交易產生的B商品有70件已對外出售。
(3)2014年3月6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13年度的現金股利1000萬元,3月20日實際對外分派現金股利。2014年乙公司出售一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而轉出2013年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180萬元,2014年因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確認其他綜合收益600萬元。2014年,乙公司發生凈虧損5000萬元。
甲公司取得投資時乙公司的賬面A商品在2014年對外出售20件。至2014年資產負債表日,上年內部交易確認的B商品在本年對外出售20件。本年未發生其他內部交易業務。
(4)2015年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全部對外出售,除實現凈利潤、分配現金股利、其他綜合收益變動外,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減少100萬元。2015年,乙公司發生凈虧損35000萬元。至2015年資產負債表日,甲公司取得投資時乙公司的賬面A商品全部對外出售,內部交易確認的B商品也全部對外出售。本年未發生其他內部交易業務。
經查甲公司應收乙公司100萬元的長期應收款實質上構成對乙公司的凈投資,此外投資合同約定乙公司發生虧損時甲公司需要承擔額外損失,最高限額為600萬元。
(5)2016年乙公司實現凈利潤10000萬元。本年未發生內部交易業務。乙公司于2016年10月購入某公司股票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增加80萬元,至2016年12月31日尚未出售;除此之外,乙公司所有者權益其他變動增加20萬元。
(6)2017年1月2日甲公司全部出售對乙公司的投資,取得價款1000萬元。不考慮相關稅費等其他因素的影響。
要求:
(1)判斷該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應采用的核算方法,并說明理由,編制甲公司取得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2)編制甲公司2013年年末相關會計分錄并計算2013年年末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3)編制甲公司2014年相關會計分錄并計算2014年年末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4)編制甲公司2015年年末相關會計分錄并計算2015年年末長期股權投資各明細科目的余額。
(5)編制甲公司2016年年末相關會計分錄并計算2016年年末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6)計算2017年1月2日甲公司全部出售對乙公司的投資確認的投資收益,編制相關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
參考解析:(1)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應采用權益法核算,因為甲公司取得股權后,要求乙公司對其董事會進行改選,且向乙公司董事會派出一名董事,對乙公司具有重大影響。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5250
貸:銀行存款 5000
營業外收入 250
初始投資成本5000萬元小于應享有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5250萬元(35000×15%),需要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2)乙公司調整后的凈利潤=3000-(10-8)×60-(6400/8-4000/10)/2-(3600/5-2400/6)/2-(8-7)×30=249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373.5
貸:投資收益 (2490×15%)373.5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綜合收益 (200×15%)30
貸:其他綜合收益 30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100×15%)15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5
2013年年末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5250+373.5+30+15=5668.5(萬元)
(3)④乙公司宣告分派2013年度的現金股利1000萬元:
借:應收股利 (1000×15%)15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150
借:銀行存款 150
貸:應收股利 150
②確認其他綜合收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綜合收益 63
貸:其他綜合收益 [(600-180)×15%]63
③確認投資損益:
調整后的凈利潤=-5000-(10-8)×20-(6400/8-4000/10)-(3600/5-2400/6)+(8-7)×20=-5740(萬元)
借:投資收益 (5740×15%)861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861
④2014年年末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5668.5-150+63-861=4720.5(萬元)
(4)①確認其他綜合收益和資本公積變動:
借:其他綜合收益 [(200-180+600)×15%193
貸:長期股權投資——其他綜合收益 93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00×15%)15
貸: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15
②確認投資損益:
調整后的凈利潤=-35000-(10-8)×20-(6400/8-4000/10)一(3600/5-2400/6)+(8-7)×10=-35750(萬元)
應承擔的虧損額=35750×15%=5362.5(萬元)
調整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4720.5-93-賬面價值=4720.5-93-15=4612.5(萬元)
實際承擔的虧損額=4612.5+100+600=5312.5(萬元)
備查登記的虧損額=5362.5-5312.5=50(萬元)
借:投資收益 5312.5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4612.5
長期應收款 100
預計負債 600
③長期股權投資各明細科目的余額:
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1)5250(萬元)
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2)373.5-(3)150-(3)861-(4)4612.5=-5250(萬元)
長期股權投資——其他綜合收益=(2)30+(3)63-(4)93=0
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2)15-(4)15=0
(5)調整后的凈利潤=10000-(6400/8-4000/10)-(3600/5-2400/6)=9280(萬元)
借:預計負債 600
長期應收款 100
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642
貸:投資收益 (9280×15%-50)1342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綜合收益 (80×15%)12
貸:其他綜合收益 12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20×15%)3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
2016年年末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642+12+3=657(萬元)
(6)出售對乙公司的投資確認的投資收益=1000-657+12+3=358(萬元)
借:銀行存款 1000
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5250-642)4608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5250
——其他綜合收益 12
——其他權益變動 3
投資收益 343
借:其他綜合收益 12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
貸:投資收益 15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