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6[簡答題]
A公司與B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不動產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1%。有關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資料如下:
資料一:2016年5月2日,A公司與B公司簽訂協議,進行資產交換,A公司換出其在老城區具有完全產權并用于經營出租的寫字樓,B公司換出其在新城區作為固定資產核算的辦公樓。2016年6月30日,A公司與B公司辦理完畢相關資產所有權轉移手續,A公司與B公司資產交換日資料為:
、貯公司換出: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原值為10000萬元,至2016年6月30日已計提折舊1000萬元,尚未計提減值準備;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含稅公允價值為18000萬元,增值稅銷項稅額為1980萬元;
、贐公司換出: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18000萬元(其中成本為20000萬元,已計提折舊為2000萬元);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含稅公允價值為19000萬元,增值稅銷項稅額為2090萬元。
、劢粨Q協議約定,A公司應向B公司支付銀行存款1110萬元,交換日已支付。
資料二:A公司換入辦公樓確認為同定資產,用于行政辦公,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20年,采用直線法攤銷,不考慮凈殘值;稅法規定其進項稅額中,60%的部分于取得扣稅憑證的當期從銷項稅額中抵扣;40%的部分為待抵扣進項稅額,于取得扣稅憑證的當月起第13個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B公司換人寫字樓當日經營出租給某公司,并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
假定整個交換過程中沒有發生其他相關稅費,該項交易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
資料三:2016年12月31日,B公司換入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23000萬元。
要求:
(1)計算資產交換日A公司支付不含稅的補價、換人固定資產的成本、資產交換確認的損益。
(2)編制A公司資產交換日換入固定資產的會計分錄。
(3)計算資產交換日B公司換入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資產交換確認的損益。
(4)編制資產交換日B公司換入投資性房地產的會計分錄。
(5)編制2016年12月31日,A公司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和B公司有關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的會計分錄。(答案中的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
參考解析:(1)A公司支付不含稅的補價=19000-18000=1003(萬元) 方法一: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不合稅公允價值18000+支付的不含稅補價1000+為換入資產應支付的相關稅費0=19000(萬元)方法二: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含稅公允價值(18000+1980)+支付的含稅補價1110-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2090+為換入資產應支付的相關稅費0=19000(萬元)
A公司資產置換確認的損益=18000-(10000-1000)=9000(萬元)
(2)借:固定資產 19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090×60%)1254
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 (2090×40%)836
貸:其他業務收入 18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980
銀行存款 1110
借:其他業務成本 90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1000
貸:投資性房地產 10000
(3)B公司換入投資性房地產的成本
方法一: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不含稅公允價值19000-收到的不合稅補價1000+為換入資產應支付的相關稅費0=18000(萬元)
方法二: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含稅公允價值(19000+2090)-收到的含稅補價1110-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1980+為換入資產應支付的相關稅費0=18000(萬元)
B公司資產置換損益=19000-18000=1000(萬元)
(4)借:固定資產清理 18000
累計折舊 2000
貸:固定資產 20000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18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980
銀行存款 111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8000
營業外收入 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090
(5)A公司:
借:管理費用 475(19000/20×6/12)
貸:累計折舊 475
B公司:
借: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 5 000(23000-18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00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