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1[判斷題] 人們在進行財務決策時,之所以選擇低風險的方案,是因為低風險會帶來高收益,而高風險的方案往往收益偏低。( )
A.√
B.×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高收益往往伴有高風險,低收益方案其風險程度往往也較低,究竟選擇何種方案,不僅要權衡期望收益與風險,而且要視決策者對風險的態度而定。對風險比較反感的人可能會選擇期望收益較低同時風險也較低的方案,喜歡冒風險的人則可能選擇風險雖高同時收益可能也比較高的方案。
2[多選題] 項目投資評價指標的靜態投資回收期指標的主要缺點有( )。
A.不能衡量項目的投資風險
B.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
C.沒有考慮回收期后的現金流量
D.不能衡量投資方案投資收益率的高低
參考答案:B,C,D
參考解析:靜態投資回收期沒有考慮時間價值,只考慮回收期滿以前的現金流量。所以BC正確。正由于靜態投資回收期只考慮部分現金流量,沒有考慮方案全部的流量及收益,所以不能根據投資回收期的長短判斷收益率的高低。靜態投資回收期指標能在-定程度上反映了項目投資風險的大小,因為回收期越短,投資風險越小,所以不選A。
3[判斷題] 對內投資都是直接投資,對外投資主要是間接投資。( )
A.√
B.×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對內投資都是直接投資,對外投資主要是間接投資,但也可能是直接投資,比如企業之間的橫向經濟聯合中的聯營投資。
4[判斷題] 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的行權價格高于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 ( )
A.√
B.×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的行權價格低于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
5[判斷題] 在風險分散過程中,隨著資產組合中資產數目的增加,分散風險的效應會越來越明顯。( )
A.√
B.×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一般來講,隨著資產組合中資產個數的增加,資產組合的風險會逐漸降低,但資產的個數增加到一定程度時,資產組合的風險程度將趨于平穩,這時組合風險的降低將非常緩慢直到不再降低。
6[判斷題] 每半年付息一次的債券利息不是年金的形式。( )
A.√
B.×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在年金中,系列等額收付的間隔期間只需要滿足“相等”的條件即可,間隔期間完全可以不是一年。
7[多選題] 下列各種做法中,屬于零基預算法編制程序的有( )。
A.動員企業內部各部門員工,討論計劃期內的費用項目
B.劃分不可接受費用項目和可接受費用項目
C.劃分不可延緩費用項目和可延緩費用項目
D.劃分不可避免費用項目和可避免費用項目
參考答案:A,C,D
參考解析:零基預算法的編制程序包括:動員企業內部各部門員工,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詳細討論計劃期內應該發生的費用項目;劃分不可避免費用項目和可避免費用項目;劃分不可延緩費用項目和可延緩費用項目。所以選項ACD為本題的答案,選項B不屬于零基預算法的編制程序。
8[判斷題] 對于分期支付利息,到期還本的債券,若市場利率高于票面利率,則債券的價值高于面值。( )
A.√
B.×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債券價值是未來現金流入量的現值,無論是普通復利現值系數,還是普通年金現值系數都與貼現率反向變動,因此現值與貼現率一定是反向變動的。所以市場利率下降,債券價值會上升。對于分期支付利息,到期還本的債券,若市場利率高于票面利率,則債券的價值小于面值;若市場利率等于票面利率,則債券的價值等于面值;若市場利率小于票面利率,則債券的價值大于面值。
9[判斷題] 為了避免市場利率下降的價格風險,投資者可能會投資于短期證券資產,但短期證券資產又會面臨市場利率上升的再投資風險。( )
A.√
B.×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再投資風險是指由于市場利率下降,而造成的無法通過再投資而實現預期收益的可能性。價格風險是由于市場利率上升,而使證券資產價格普遍下跌的可能性。因此,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為了避免市場利率上升的價格風險,投資者可能會投資于短期證券資產,但短期證券資產又會面臨市場利率下降的再投資風險。
10[簡答題]
某產品本月成本資料如下:
(1)單位產品標準成本如表8-12所示。
本企業該產品預算產量下標準工時為1000小時。
(2)本月實際產量20件,實際耗用材料900千克,實際人工工時950小時,實際成本如表8-13所示:
要求:
(1)計算本月產品成本差異總額;
(2)計算直接材料價格差異和用量差異;
(3)計算直接人工效率差異和工資率差異;
(4)計算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和效率差異;
(5)計算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效率差異、能量差異、產量差異以及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
參考解析:(1)本月產品成本差異總額 =17550-855×20=450(元)
(2)直接材料價格差異
=(實際價格-標準價格)×實際用量
=9000-9×900=90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異
=(實際用量-實際產量下標準用量)×標準價格
=(900-50×20)×9=-900(元)
(3)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實際工資率-標準工資率)×實際產量下實際工時=(3325/950-4)×950=-475(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實際產量下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標準工資率=(950-45×20)×4=200(元)
(4)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實際工時×(變動制造費用實際分配率-變動
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
=2375-3×950=-475(元)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變動制造
費用標準分配率
=(950-45×20)×3=150(元)
(5)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實際固定制造費用一預算產量下標準固定制
造費用
=2850-1000×2=850(元)
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實際產量下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950-45×20)×2=100(元)
固定制造費用能量差異
=(預算產量下標準工時-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1000-45×20)×2=200(元)
固定制造費用產量差異
=(預算產量下標準工時-實際產量下實際工時)×標準分配率
=(1000-950)×2=100(元)
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
=實際產量下實際固定制造費用-實際產量下
標準固定制造費用
=2850-20×90=1050(元)
或=850+200=1050(元)
或=850+100+100=1050(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