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1[判斷題] 初次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采用新的會計政策屬于會計政策變更,應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處理。( )
A.√
B.×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初次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采用新的會計政策,屬于新的事項,不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2[單選題]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某在建工程項目的賬面價值為4600萬元.預計至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尚需投入420萬元。該項目以前未計提減值準備。由于市場發生了變化,甲公司于2016年年末對該在建項目進行減值測試,經測試表明:扣除繼續在建所需投入因素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2900萬元,未扣除繼續在建所需投入因素預計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3300萬元。2016年12月31日,該項目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3000萬元。甲公司于2016年年末對該在建工程項目應確認的減值損失金額為( )萬元。
A.1600
B.1700
C.1300
D.2020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對于在建工程,企業在預計其未來現金流量時,應當考慮繼續在建所需投入因素,所以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2900萬元,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3000萬元,可收回金額為兩者之中較高者3000萬元.該在建工程項目應確認的減值損失金額=4600-3000=1600(萬元)。
3[單選題] 2016年6月30日,P公司向同一集團內S公司的原股東A公司定向增發10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為1元,每股公允價值為8.68元),取得S公司100%的股權,并能夠對S公司實施控制。合并后S公司仍維持其獨立法人資格繼續經營。S公司之前為A公司于2014年以非同一控制下1企業合并的方式收購的全資子公司。合并1日,S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2200萬元,A公司合并財務報表中的S公司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為3500萬元(不含商譽),公允價值為3600萬元,A公司合并財務報表中確認與S公司相關的商譽600萬元(未發生減值)。假定P公司和S公司同受A公司控制,不考慮相關稅費的影響。2016年6月30日,P公司取得S公司股權時確認的“資本公積一股本溢價”金額為( )萬元。
A.2600
B.3200
C.3100
D.2800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P公司取得S公司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3500×100%+600=4100(萬元),應確認“資本公積一股本溢價”的金額=4100-1000=3100(萬元)。
4[簡答題]
甲公司為上市金融公司,2015年至2016年期間有關投資如下:
(1)2015年1月1日,按面值購入200萬份乙公司當日公開發行的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該債券每份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5%,每年年末支付利息,期限為5年,甲公司將該債券投資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2015年6月1日,自公開市場購入1000萬股丙公司股票,每股10元,實際支付價款10000萬元。甲公司將該股票投資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2)2015年11月,受金融危機影響,乙公司債券價格開始下跌。2015年12月31日乙公司債券價格為每份90元。2016年,乙公司債券價格持續下跌,2016年12月31日乙公司債券價格為每份50元,但乙公司仍能如期支付債券利息。
2015年10月,受金融危機影響,丙公司股票價格開始下跌,2015年12月31日丙公司股票收盤價為每股6元。2016年,丙公司股票價格持續下跌,2016年12月31日丙公司股票收盤價為每股5元。
假定不考慮所得稅及其他相關稅費。甲公司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減值的政策是:價格下跌持續時間在一年以上或價格下跌至成本的50%以下(含50%)。
要求:
(1)編制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債券和丙公司股票時的會計分錄。
(2)計算甲公司2015年因持有乙公司債券和丙公司股票對當年損益或權益的影響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3)計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對持有的乙公司債券和丙公司股票應確認的減值損失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參考解析:(1)①取得乙公司債券的會計分錄: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成本20000(200×100)
貸:銀行存款20000
②取得丙公司股票的會計分錄: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成本10000(10×1000)
貸:銀行存款10000
(2)①持有乙公司債券影響當期損益的金額=20000×5%=1000(萬元)。
會計分錄:
借:應收利息1000
貸:投資收益1000
借:銀行存款1000
貸:應收利息1000
持有乙公司債券影響當期權益(其他綜合收益)金額=200×90-20000=-2000(萬元)。
會計分錄:
借:其他綜合收益2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公允價值變動2000
②持有丙公司股票影響當期權益(其他綜合收益)的金額=1000×6-10000=-4000(萬元)。
會計分錄:
借:其他綜合收益4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公允價值變動4000
(3)①持有的乙公司債券應確認的減值損失金額=200×100-200×50=10000(萬元)。
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10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減值準備8000(200×90-200×50)
其他綜合收益2000
②持有的丙公司股票應確認的減值損失金額=10000-1000×5=5000(萬元)。
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50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減值準備1000(6×1000-5×1000)
其他綜合收益4000
5[單選題] 2014年12月1日,甲公司以300萬港元取得乙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交易的H股100萬股,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2014年12月31日,上述股票的公允價值為350萬港元。甲公司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假定2014年12月1日和31日1港元即期匯率分別為0.83元人民幣和0.81元人民幣。不考慮其他因素,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該資產計人所有者權益的金額為( )萬元人民幣。
A.34.5
B.40.5
C.41
D.41.5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對于外幣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折算后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之間的差額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所以因該資產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金額=350×0.81-300×0.83=34.5(萬元人民幣)。
6[單選題] 甲公司以M設備換入乙公司N設備,另向乙公司支付補價5萬元,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交換日,M設備賬面原價為66萬元,已計提折舊9萬元,已計提減值準備8萬元,公允價值無法合理確定;N設備公允價值為72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該項交換對甲公司當期損益的影響金額為( )萬元。
A.0
B.6
C.11
D.18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會計分錄如下(將固定資產轉入固定資產清理的分錄略): 借:固定資產 72
貸:固定資產清理 (66-9-8)49
銀行存款 5
營業外收入 18
7[多選題] 下列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債務重組中,不屬于債務人債務重組利得的有( )。
A.非現金資產賬面價值小于其公允價值的差額
B.非現金資產賬面價值大于其公允價值的差額
C.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小于重組債務賬面價值的差額
D.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大于重組債務賬面價值的差額
參考答案:A,B,D
參考解析:選項A、B,非現金資產賬面價值小于(大于)其公允價值的差額,屬于處置資產的損益;選項D,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大于重組債務賬面價值,表明債權人未作出讓步,因此該事項不屬于債務重組的范圍。
8[簡答題]
甲公司為境內注冊的上市公司,有關業務如下:
資料一:甲公司30%的收入來自于出口銷售,其余收入來自于國內銷售;生產產品所需原材料有30%進口,出口產品和進口原材料通常以歐元結算。2016年9月30日,外幣賬戶期末余額的相關資料如表17-3所示。
資料二:甲公司擁有乙公司80%的股權。乙公司在美國注冊,在美國生產產品并全部在當地銷售,生產所需原材料直接在美國采購。
資料三:2016年第四季度發生下列業務:
①甲公司出口產品一批,銷售價款為2000萬歐元,貨款尚未收到。交易日歐元對人民幣的即期匯率為1:9.2。出口免征增值稅。(假定不考慮成本結轉的處理)
②進口原材料一批,價款1500萬歐元,款項尚未支付,原材料已經入庫。不考慮進口關稅和增值稅。交易日歐元對人民幣的即期匯率為1:9.12。
資料四:2016年年末,甲公司應收乙公司款項2000萬美元,該應收款項實質上構成對乙公司凈投資的一部分。
資料五:甲公司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對乙公司報表折算時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為600萬人民幣元。
資料六:2016年12月31日,歐元對人民幣的匯率為1:9.08,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為1:6.75。
要求:
(1)根據上述資料確定甲公司和乙公司應采用的記賬本位幣,并說明理由。
(2)根據資料三,編制2016年第四季度有關購銷業務的會計分錄。
(3)計算甲公司2016年第四季度因匯率變動產生的匯兌損益總額,并編制會計分錄。
(4)編制甲公司2016年年末與合并報表有關的外幣業務的抵銷分錄。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
參考解析:(1)甲公司應采用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理由:企業選定記賬本位幣,應當考慮下列因素:一是該貨幣主要影響商品和勞務的銷售價格,通常以該貨幣進行商品和勞務的計價和結算,甲公司70%的收入來自于國內銷售;二是該貨幣主要影響商品和勞務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費用,通常以該貨幣進行上述費用的計價和結算,甲公司生產產品所需原材料有70%在國內采購。因此甲公司應采用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乙公司應采用美元作為記賬本位幣。
理由:乙公司在美國注冊,在美國生產產品并全部在當地銷售,生產所需原材料直接在美國采購。
(2)借:應收賬款——歐元 (2000×9.2)184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8400
借:原材料 13680
貸:應付賬款——歐元(1500×9.12)13680
(3)①銀行存款(歐元)的匯兌損益=5000×9.08-45000=400(萬人民幣元)
②應收賬款(歐元)的匯兌損益=(400+2(300)×9.08-(3600+18400)=-208(萬人民幣元)
③應付賬款(歐元)的匯兌損益=(700+1500)×9.08-(6300+13680)=-4(萬人民幣元)
④長期應收款(美元)的匯兌損益=2000×6.75-13600=-100(萬人民幣元)
故產生的匯兌損益總額=400-208+4-100=96(萬人民幣元)
借:銀行存款——歐元 400
應付賬款——歐元 4
貸:應收賬款——歐元 208
長期應收款——美元 100
財務費用——匯兌差額 96
(4)借:長期應付款——美元 (2000×6.75)13500
貸:長期應收款——美元 13500
借:其他綜合收益 100
貸:財務費用——匯兌差額 100
借:其他綜合收益 (600×20%)120
貸:少數股東權益 120
【解析】(3)資產匯兌損益為正數,表示借方增加資產,貸方確認財務費用;負債匯兌損益為負數,表示借方減少負債,貸方確認財務費用;(4)第(3)問確認了長期應收款產生匯兌損益-100萬人民幣元,編制合并報表時,應將此金額轉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借方。同時,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600萬人民幣元中有20%部分為少數股東負擔的,要確認少數股東權益120萬人民幣元。
9[多選題] 事業單位年終結賬后,下列會計科目無余額的有( )。
A.上級補助收入
B.事業收入
C.經營收入
D.其他收入
參考答案:A,B,C,D
參考解析:上述收入類會計科目在年終結賬時應轉入“事業結余”或“經營結余”科目,結轉后無余額。
10[判斷題] 經營收入和事業收入不同之處是,經營活動體現保本獲利原則,只能從商品或服務接受方取得收入;事業活動體現公益性原則,事業單位可能從商品或服務的接受方取得了補償性收入,也可能從財政取得了補償性資金。( )
A.√
B.×
參考答案: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