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1[多選題] 對于盈利企業的固定資產的納稅籌劃應做到( )。
A.新增固定資產入賬時,其賬面價值應盡可能低
B.新增固定資產入賬時,其賬面價值應盡可能高
C.盡可能在當期扣除相關費用,盡量縮短折舊年限或采用加速折舊法
D.盡量少提折舊,以達到抵稅收益最大化
參考答案:A,C
參考解析:對于盈利企業,新增固定資產入賬時,其賬面價值應盡可能低,盡可能在當期扣除相關費用,盡量縮短折舊年限或采用加速折舊法。對于虧損企業和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盡量在稅收優惠期間和虧損期間少提折舊,以達到抵稅收益最大化。
2[多選題] A公司擬吸收合并B公司,除了一項無形資產外,B公司的所有資產和負債的計稅基礎都與公允價值一致,該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為0,公允價值為500萬元,并且沒有規定使用年限。B公司未彌補的虧損為100萬元,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3000萬元。截至合并業務發生當年年末,國家發行的最長期國債利率為5.32%,A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A公司可以采用股權支付或非股權支付方式,該合并事項已經滿足了特殊性稅務處理的其他條件,則( )。
A.如果企業采用非股權支付方式,合并事項產生的所得稅納稅義務為250萬元
B.如果企業采用非股權支付方式,合并事項產生的所得稅納稅義務為125萬元
C.如果企業采用股權支付方式彌補虧損可節約的稅收為39.9萬元
D.如果企業采用股權支付方式彌補虧損可節約的稅收為25萬元
參考答案:B,D
參考解析:如果企業采用非股權支付方式,則使用一般性稅務處理方法: 確認合并所得=500-0=500(萬元)
合并事項產生的所得稅納稅義務=500×25%=125(萬元)
如果企業采用股權支付方式,則可以采用特殊性稅務處理方法:
由于全部采用股權支付形式,不需要確認計稅基礎與公允價值的差額。
可由合并企業彌補的被合并企業的虧損的限額=被合并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截至合并業務發生當年年末國家發行的最長期限的國債利率
可以由A公司彌補的虧損限額=3000×5.32%=159.6(萬元)
由于B公司的虧損只有100萬元
彌補虧損可節約的稅收=100×25%=25(萬元)
通過比較可知,A公司應該采取股權支付方式。
4[單選題] 下列混合成本分析方法中,屬于根據過去一定期間的業務量和混合成本的歷史資料,較為精確的分析方法是( )。
A.賬戶分析法
B.高低點法
C.技術測定法
D.回歸分析法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賬戶分析法簡便易行,但比較粗糙且帶有主觀判斷,選項A錯誤;高低點法計算簡單,但它只采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故代表性較差,選項B錯誤;技術測定法又稱工業工程法,它是根據生產過程中各種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術測定來劃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選項C錯誤。
5[多選題] 運用成本模型確定企業最佳現金持有量時,現金持有量與持有成本之間的關系表現為( )。
A.現金持有量越小,總成本越大
B.現金持有量越大,機會成本越大
C.現金持有量越小,短缺成本越大
D.現金持有量越大,管理總成本越大
參考答案:B,C
參考解析:本題考核目標現金余額的確定,現金持有量越大,機會成本越大,所以選項B正確;現金持有量越大,短缺成本越小。所以選項C正確。
6[多選題] 下列符合股利分配代理理論觀點的有( )。
A.可以保護外部投資者的利益
B.股利政策相當于協調股東與管理者之間代理關系的一種約束機制
C.股利政策向市場傳遞有關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信息
D.可以抑制公司的管理者過度地擴大投資
參考答案:A,B,D
參考解析:代理理論認為,股利政策是協調股東與管理者之間代理關系的一種約束機制。根據代理理論,在存在代理問題時,較多地派發現金股利至少有以下兩點好處:一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者過度地擴大投資或進行特權消費,二是較多地派發現金股利,會導致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尋求外部融資,從而經常接受資本市場的有效監督,實際上保護了外部投資者的利益,所以A、B、D正確;c屬于股利分配的信號傳遞理論的觀點。
7[判斷題] 股票期權是企業運用每股收益、資產收益率等指標來評價經營者績效,并視其績效大小給予經營者數量不等的股票作為報酬。()
A.√
B.×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股票期權是允許經營者以約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本企業股票,股票的市場價格高于約定價格的部分就是經營者所得的報酬。績效股是企業運用每股收益、資產收益率等指標來評價經營者績效,并視其績效大小給予經營者數量不等的股票作為報酬。
8[多選題] 有一筆存款業務,1—3年每年年末存款100元,若存款年利率為10%,一年復利兩次,則下面關于該系列存款在第3年年末的本利和的計算式中正確的有( )。
A.100×(F/P,5%,4)+100×(F/P,5%,2)+100
B.100×(F/A,10%,3)
C.100×(F/A,5%,6)
D.100×(F/A,10.25%,3)
參考答案:A,D
參考解析:該系列存款在第3年年末的本利和的計算屬于普通年金終值的計算,由于年金是每年的年金,而利率10%是名義利率,一年復利兩次,實際利率=(1+5%)2-1=10.25%,則該系列存款在第3年年末的本利和=100×(F/P,5%,4)+100×(F/P,5%,2)+100=100×(F/P,10.25%,2)+100×(F/P,10.25%,1)+100=100×(F/A,10.25%,3)。所以選項AD正確。
9[判斷題] 如果固定性經營成本為零,則經營杠桿系數為1,企業沒有經營風險。( )
A.√
B.×
參考答案:錯
參考解析:引起經營風險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和生產成本等因素的不確定性,經營杠桿本身并不是資產報酬不確定的根源,它只是放大了經營風險。如果經營杠桿系數為1,則說明不存在經營杠桿效應,沒有放大經營風險,但不能說企業沒有經營風險,企業只要經營就存在經營風險。
10[單選題] 甲企業每年耗用某種材料3600千克,該材料單價10元,單位存貨持有費率2元,一次訂貨成本25元。如果不允許缺貨,一年按300天計算,則下列計算不正確的是( )。
A.最佳訂貨次數為12次
B.最佳訂貨周期為30天
C.經濟訂貨量占用資金1500元
D.最低相關總成本600元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經濟訂貨量EOQ=(2×K×D/KC)1/2=(2×3600×25/2)1/2=300(千克),最低相關總成本TC=(2×3600×25×2)1/2=600(元),每年最佳訂貨次數=D/EOQ=3600/300=12(次),最佳訂貨周期=300/每年最佳訂貨次數=300/12=25(天),經濟訂貨批量占用資金=(EOQ/2)×U=(300/2)×10=1500(元),所以本題答案為B。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