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論
本章為非重點章。本章是財務管理的理論基礎,主要為學習以后各章內容提供理論依據。
本章從考試角度來說,分數較少,一般占4分左右,主要考3-4個客觀題。
本章教材的主要變化
本章2010年教材的主要變化有:(1)關于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理論,增加了股東財富最大化和相關者利益最大化這兩個理論,并將追求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作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理想目標;(2)增加了“財務管理體制”一節內容;(3)影響財務管理的環境因素中增加了“技術環境”。
需要掌握的考點:
考點一: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內容
(一)資金運動、企業財務以及財務管理的含義
(二)企業財務活動的內容
企業的財務活動包括籌資、投資、資金營運、收益及分配等一系列行為,它們構成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內容。
(三)財務關系的含義及其體現
考點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理論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有如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理論: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和相關者利益最大化。
考點三:利益沖突的協調
將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其首要要求就是要協調相關者的利益關系,化解他們之間的利益沖突。協調相關利益群體的利益沖突,要把握的原則是:盡可能使企業相關利益者的利益分配在數量上和時間上達到動態的協調均衡。而在所有的利益沖突協調中,所有者與經營者、所有者與債權人的利益沖突協調又至關重要。
考點四:財務管理的環節
財務管理的環節是指財務管理的工作步驟與一般工作程序。一般而言,企業財務管理包含以下幾個環節:計劃與預算、決策與控制、分析與考核
考點五: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一般模式
企業財務管理體制,概括地說,可分為三種類型:集權制、分權型、集權和分權相結合型
考點六:企業財務管理體制-集權與分權的選擇
集權型或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的選擇,本質上體現著企業的管理政策,是企業基于環境約束與發展戰略考慮順勢而定的權變性策略。
依托環境預期與戰略發展規劃,要求企業總部必須根據企業的不同類型,發展的不同階段以及不同階段的戰略目標取向等因素,對不同財務管理體制及其權利的層次結構作出相應的選擇與安排。
考點七: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設計原則
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其財務管理體制的設定或變更應當遵循如下四項原則:
(1)與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相適應的原則
(2)明確企業對各所屬單位管理中的決策權、執行權與監督權三者分立原則
(3)財務管理的綜合管理和分層管理思想的原則
(4)與企業組織體制相對應的原則
考點八:集權與分權相結合型財務體制的一般內容
總結中國企業的實踐,集權與分權相結合型財務管理體制的核心內容,是企業總部應做到制度統一,資金集中,信息集成和人員委派。具體應集中制度制定權,籌資、融資權,投資權,用資、擔保權,固定資產購置權,財務機構設置權,收益分配權;分散經營自主權,人員管理權,業務定價權,費用開支的審批權。
考點九:財務管理環境的主要構成內容
在影響財務管理的各種外部環境中,經濟環境是最為重要的。
考點十:金融市場的分類
金融市場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相關推薦:考試吧特別策劃:2010年會計職稱考試備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