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司因素
公司在確定收益分配政策時,出于長期發展和短期經營的考慮,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現金流量
企業在進行收益分配時,必須充分考慮企業的現金流量,而不僅僅是企業的凈收益。
(2)資產的流動性
如果企業的資產有較強的流動性,現金來源較寬裕,則公司具有較強的股利支付能力。
(3)盈利的穩定性
一般來講,一個公司盈利越穩定,則其股利支付水平越高。
(4)投資機會
投資機會多——低股利
投資機會少——高股利
(5)籌資因素
籌資能力強——高股利
(6)其他因素
由于股利的信號傳遞作用,公司不宜經常改變其利潤分配政策,應保持一定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此外,利潤分配政策還會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公司的發展階段以及所在行業狀況等。
(三)股東因素
(1)控制權
從控制權的角度考慮,具有控制權的股東往往希望少分股利。原因在于,如果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高,必然導致保留盈余減少,這又意味著將來發行新股的可能性加大,而發行新股會稀釋公司的控制權。因此,具有控制權的股東往往主張限制股利的支付,而愿意較多的保留盈余,以防止控制權旁落他人。
(2)穩定的收入
從穩定收入的角度考慮,靠股利維持生活的股東要求支付穩定的股利。
(3)稅賦
一般來講,股利收入的稅率要高于資本利得的稅率,因此,很多股東出于稅賦因素的考慮,偏好于低股利支付水平。
(四)債務契約與通貨膨脹
(1)債務契約
一般來說,股利支付水平越高,留存收益越少,公司破產風險就加大,就越有可能侵害到債權人的利益,因此,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債權人通常會在借款合同、債券契約,以及租賃合同中加入關于借款公司股利政策條款,以限制公司股利的發放。
(2)通貨膨脹
在通貨膨脹時期,企業一般采用偏緊的利潤分配政策。原因在于,出現通貨膨脹之后,貨幣購買力下降,固定資產重置資金會出現缺口,為了彌補缺口,企業往往少發放現金股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