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預算的執行與考核
一、預算的執行
企業預算一經批復下達,各預算執行單位就必須認真組織實施,將預算指標層層分解,從橫向到縱向落實到內部各部門、各單位、各環節和各崗位,形成全方位的預算執行責任體系。
企業應當將預算作為預期內組織、協調各項經營活動的基本依據,將年度預算細分為月份和季度預算,通過分期預算控制,確保年度預算目標的實現。
企業應當強化現金流量的預算管理,按時組織預算資金的收入,嚴格控制預算資金的支付,調節資金收付平衡,控制支付風險。
對于預算內的資金撥付,按照授權審批程序執行。對于預算外的項目支出,應當按預算管理制度規范支付程序。對于無合同、無憑證、無手續的項目支出,不予支付。
企業應當嚴格執行銷售、生產和成本費用預算,努力完成利潤指標。在日?刂浦,企業應當健全憑證記錄,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嚴格執行生產經營月度計劃和成本費用的定額、定率標準,加強適時監控。對預算執行中出現的異常情況,企業有關部門應及時查明原因,提出解決辦法。
企業應當建立預算報告制度,要求各預算執行單位定期報告預算的執行情況。對于預算執行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出現偏差較大的重大項目,企業財務管理部門以至預算委員會應當責成有關預算執行單位查找原因,提出改進經營管理的措施和建議。
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應當利用財務報表監控預算的執行情況,及時向預算執行單位、企業預算委員會以至董事會或經理辦公會提供財務預算的執行進度、執行差異及其對企業預算目標的影響等財務信息,促進企業完成預算目標。
二、預算的調整
企業正式下達執行的預算,一般不予調整。預算執行單位在執行中由于市場環境、經營條件、政策法規等發生重大變化,致使預算的編制基礎不成立,或者將導致預算執行結果產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調整預算。
企業應當建立內部彈性預算機制,對于不影響預算目標的業務預算、資本預算、籌資預算之間的調整,企業可以按照內部授權批準制度執行,鼓勵預算執行單位及時采取有效的經營管理對策,保證預算目標的實現。
企業調整預算,應當由預算執行單位逐級向企業預算委員會提出書面報告,闡述預算執行的具體情況、客觀因素變化情況及其對預算執行造成的影響程度,提出預算指標的調整幅度。
企業財務管理部門應當對預算執行單位的預算調整報告進行審核分析,集中編制企業年度預算調整方案,提交預算委員會以至企業董事會或經理辦公會審議批準,然后下達執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