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成本管理
第一節 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
成本管理的意義
【考情分析】
考頻星級:☆
【高頻考點】:成本管理的意義
成本管理是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一項中心工作,對企業生產經營有著重要的意義。銷售中心首先必須能夠補償成本耗費,這樣才不至于影響再生產的進行。換言之,在一定的產品數量和銷售價格條件下,產品成本水平的高低,不但影響簡單再生產,威脅企業的生存,還可能影響企業擴大再生產,制約企業的發展。企業在努力提高收入的同時,降低成本同樣有助于實現目標利潤。成本管理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通過成本管理降低成本,為企業擴大再生產創造條件
降低成本一般通過兩個階段來實現。首先,在既定的經濟規模、技術水平、質量標準等前提條件下,通過合理的組織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消耗;隨后,當本降低到這些條件許可的極限時,通過改變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如采用新技術設備、新工藝流程、新產品設計、新材料等,使影響成本的結構性因素得到改善,為成本的進一步降低提供新的空間,使原來難以降低的成本在新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
(二)通過成本管理增加企業利潤,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利潤是收入與成本費用匹配后的結果。成本降低與收入增加一樣,都是企業效益提高的重要源泉。當成本變動與其他因素的變動相關聯時,如何在成本降低與生產經營需要之間作出權衡取舍,是企業成本管理者無法回避的困難抉擇。單純以成本的降低為標準容易形成誤區,成本管理要利用成本、質量、價格、銷量等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滿足企業為維系質量、調整價格、擴大市場份額等對成本的需要,從而幫助企業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擠效益。
(三)通過成本管理能幫助企業取得競爭優勢,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和抗壓能力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為了取得競爭優勢,抵抗內外部壓力,往往會制定和實施相應的發展戰略,常見的有低成本戰略和差異化戰略。如果實施低成本戰略,則通過成本管理降低單位產品成本,能明顯且直接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主動性和話語權,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實施差異化戰略,則通過成本管理規范成本形成過程,適時進行流程優化或流程再造,在資源既定的前提下,生產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這些戰略措施通常需要成本管理予以配合,不同發展戰略下的成本管理需求與企業目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成本管理的目標
【考情分析】
考頻星級:☆
【高頻考點】:成本管理的目標
從成本管理活動所涉及的層面來看,成本管理的目標可以區分為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兩個方面。
(一)總體目標
成本管理的總體目標服從于企業的整體經營目標。在競爭性經濟環境中,成本管理系統的總體目標主要依據競爭戰略而定:成本領先戰略中,成本管理的總體目標是追求成本水平的絕對降低;差異化戰略中,成本管理的總體目標則是在保證實現產品、服務等方面差異化的前提下,對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進行管理,實現成本的持續降低。
(二)具體目標
成本管理的具體目標是對總體目標的進一步細分,主要包括成本計算的目標和成本控制的目標。
成本計算的目標是為所有內、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關注的信息主要是資產價值和盈虧情況。因此,成本計算的目標之一是確定存貨等資產價值和企業盈虧狀況,即按照成本會計制度的規定計算成本,滿足編制會計報表的需要。內部信息使用者使用成本信息,初了了解資產價值及盈虧情況外,重點用于經營管理。因此,成本計算的目標又包括:通過向管理人員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人們的成本意識;通過成本差異分析,評價管理人員的業績,促進管理人員采取改善措施;通過盈虧平衡分析等方法,提供成本管理信息,有效地滿足現代經營決策對成本信息的需求。
成本控制的目標是降低成本水平。在成本管理的發展過程中,成本控制目標經歷了通過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浪費來降低成本,通過提高成本效益比來降低成本和通過保持競爭優勢來降低成本等幾個階段。在競爭性經濟環境中,成本控制目標因競爭戰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實施成本領先戰略的企業中,成本控制的目標是在保證一定產品質量和服務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內部成本,表現為對生產成本和經營費用的控制。實施差異化戰略的企業中,成本控制的目標則是在保證企業實現差異化戰略的前提下,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實現持續性的成本節省,表現為對產品所處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發生成本的控制,如對研發成本、供應商成本和消費成本的重視和控制。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