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1.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范圍中包括國家機關。
【答疑編號9819】
【該題針對“法的形式”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法律義務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所擔負的必須作出某種行為或者不得作出某種行為的負擔或約束,題中所述的是法律權利。
【答疑編號9820】
【該題針對“法律規范的分類”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行政復議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不得向申請人收取任何費用。
【答疑編號9821】
【該題針對“行政復議的基本規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仲裁的程序,根據規定,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答疑編號9822】
【該題針對“仲裁的基本規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經濟法主體的國家機關。因為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部門,因此,作為經濟法主體的國家機關主體主要指的是國家行政機關中的經濟管理機關。
【答疑編號9823】
【該題針對“法的形式”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權利也可能成為經濟法類關系的客體。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物、行為和智力成果3大類,其中智力成果包括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專用技術等創造性腦力勞動成果。
【答疑編號9824】
【該題針對“經濟法律關系的要素”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的相關規定。仲裁機構沒有強制執行權,在一方當事人不履行仲裁裁決時,對方當事人只能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答疑編號9825】
【該題針對“仲裁的基本規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行政復議的范圍。對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依法取得的土地、礦藏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才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這種情況下,申請行政復議是提起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
【答疑編號9826】
【該題針對“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關系”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仲裁裁決的規定。根據《仲裁法》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答疑編號9827】
【該題針對“仲裁的基本規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行政案件的受理順序。屬于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當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先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答疑編號9828】
【該題針對“行政復議的基本規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仲裁協議的效力。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答疑編號9829】
【該題針對“仲裁的基本規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2008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經濟法基礎》講義(1)
1999-2007初級和中級會計職稱歷年試題匯總(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