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1、增值稅銷售額
增值稅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從購買方或承受應稅勞務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一切價外費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銷項稅額。如果銷售貨物是消費稅應稅產品或進口產品,則全部價款中包括消費稅或關稅。
2、增值稅銷項稅額的計算
增值稅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稅率計算并向購買方收取的增值稅額。計算公式為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或:銷項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3、增值稅進項稅額的計算
增值稅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負擔的增值稅稅額。
(1)準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進項稅額的項目
――一般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從銷售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
――一般納稅人進口貨物,從海關取得的完稅憑證上注明的增值稅額。
――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業產品或向小規模納稅人購買農業產品的進項稅額,按買價依照規定的扣除率計算。
――一般納稅人銷售、外購貨物(固定資產除外)所支付的運輸費用,按運費金額依照7%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生產企業一般納稅人購入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的廢舊物資,按普通發票上注明的金額,依10%的扣除率計算抵扣進項稅額。
――一般納稅人取得由稅務所為小規模納稅人代開的專用發票,可以按專用發票上填寫的稅額為進項稅額計算抵扣。
(2)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進項稅額的項目(增值稅轉型試點地區另有規定除外)
――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未取得并保存增值稅扣稅憑證,或者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未注明增值稅及其他有關事項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購進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
――用于非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
――用于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
――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
――非正常損失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
――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
――小規模納稅人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納稅人進口貨物不得抵扣任何進項稅額。
――納稅人因進貨退出或折讓而收回的增值稅稅額,應從發生進貨退出或折讓當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
4、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應納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一般納稅人采用簡易辦法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征收率計算。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征收率
進口的應稅貨物,按照組成計稅 價格和規定的增值稅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任何進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征收率,實行簡易辦法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征收率
或:應納稅額=含稅銷售額/(1+征收率)ⅹ征收率
五、增值稅出口退(免)稅
(1)出口貨物退免稅的范圍
稅法對出口貨物退免稅的范圍作出了具體規定。
(2)出口貨物適用的退稅率
出口企業應將不同稅率的貨物分開核算和申報,凡劃分不清適用退稅率的,一律從低適用退稅率計算退(免)稅。
(3)出口貨物應退增值稅的計算
――免、抵、退稅計算方法
――先征后退的計算方法
六、增值稅的減免與起征點
稅法規定對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業產品,避孕藥品和用具,古舊圖書,直接用于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和設備,來料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所需進口的設備,由殘疾人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等享受直接免稅。銷售免稅貨物或勞務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也不能抵扣。
個人銷售額未達到稅法規定起征點的免征增值稅;超過起征點的全額征稅。
七、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地點納稅期限
1、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具體規定如下:
――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不論貨物是否發出,均為收到銷售額或取得索取銷售額的憑據,并將提貨單交給買方的當天;
――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銀行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發出貨物并辦妥托收手續的當天;
――采取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為按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
――采取預收貨款方式銷售貨物,為貨物發出的當天;
――委托其他納稅人代銷貨物,為收到代銷單位銷售的代銷清單的當天;
――銷售應稅勞務,為提供勞務同時收訖銷售額或取得索取銷售額憑據的當天;
――納稅人發生按規定視同銷售貨物行為(委托他人代銷、銷售代銷貨物除外),為貨物移送的當天。
2、增值稅納稅地點、納稅期限
教材對增值稅納稅地點、納稅期限作出了具體規定。
相關推薦:初級會計職稱考前沖刺:《初級經濟法》模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