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經濟法主體的資格 |
第 2 頁:經濟法主體的分類 |
第 3 頁:經濟法主體的權利與義務 |
第二節 經濟法主體
經濟法主體的資格
【“經濟法主體的資格”相關知識點】
1.經濟法主體的資格
【重點精講】:經濟法主體的資格
經濟法主體,是指在經濟法律關系中享有一定權利、承擔一定義務的當事人或參加者。享受經濟權利的一方稱為權利主體,承擔經濟義務的一方稱為義務主體。
經濟法主體必須具備一定的主體資格。主體資格是指當事人參加經濟法律關系,享受一定權利和承擔一定義務的資格或能力。關于經濟法主體資格的規定既體現在經濟法中,也體現在其他法律部門中。經濟法主體資格一般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取得的:(1)法定取得,即依法律的規定而取得。凡是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能夠對社會經濟生活實行管或接受管理的社會組織、公民和其他具有生產經營資格的實體,都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法定取得經濟法主體資格的具體方式包括:因符合法定條件而自然取得,以及在法定條件下經登記、批準、審批、許可、備案等法定程序而取得。前者例如,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只要符合國家某稅法規定的納稅人條件,就自然取得該稅種納稅人的主體資格;后者例如,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公民從事會計工作,必須符合規定的條件、經考試合格后提出申請并經批準后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2)授權取得,即依據有授權資格的機關的授權,從而取得可以對社會經濟生活實施某種干預的資格。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報名、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