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產自用是不確認收入的,但如果是這個產品出了企業了會計上一般是要確認收入的,比如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對投資者的分配、非貨幣性職工薪酬等等,這些都是為了防止企業避稅做的規定,實際上這些行為就是可以看成兩個過程,比如對外投資就是實際上等于你把東西先賣了然后再去投資,所以當然稅務局要確認收入并征稅了。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比如對外捐贈,企業沒有實際的現金流入,也沒有什么實際的好處,所以會計上不確認收入,當然稅務部門也是出于稅負公平的原則,不是捐贈了嗎,我認為你是實際上就等于賣了自己的東西,然后從別人手里買個一樣的東西捐了,這樣大家就公平了,所以稅法上還是要確認收入的,有時候法律就是這么無情。
這里還需要注意一個問題,外購的東西不一定都是進項轉出,有幾種視同銷售的情況,所謂視同銷售就是會計上不做銷售處理,但是稅法要來征稅的情況。比如外購的用于對外投資、投資者分配和無償贈與他人,這三種情況增值稅肯定是銷項稅額,而不是進項轉出,關鍵掌握這個視同銷售的實質:需要確認增值稅銷項。外購的三種視同銷售比較特殊一些,最好是能夠記住。此外外購的用于在建工程、用于集體福利、非貨幣性職工薪酬等都是作為增值稅進項轉出處理的。當然考試的時候不會考查的這么深入了,全當是了解一下了。
借:固定資產清理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累積折舊
貸:固定資產
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等
借:銀行存款
累積攤銷
貸:無形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營業外收入
最后處置的時候固定資產在專門的賬戶核算:固定資產清理,這也是因為固定資產一般比較笨重,涉及的事情還是比較多的,那就專門核算一下,免得落了什么東西,所以發生的費用、獲得的收入都在這個單間里面歸集,最后算總賬。相比之下無形資產就可憐很多了,從始至終就像個小媳婦一樣不被人重視,最后處置也是就地就解決了,什么單間、專門核算的待遇統統沒有,直接把你的賬戶結轉了。發生的營業稅什么的也就直接沖減你確認的營業外收入了,不像固定資產這些稅費都單獨核算。
相關推薦:2009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重要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