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存貨跌價準備應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比較后計提,如果某些存貨與具有類似用途并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的存貨系列相關,且實際上難以將其與該存貨系列的其他項目區別開來進行估價,可以合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于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存貨類別計算成本與可變現凈值,比較后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例6】2007年12月31日,A庫存商品的賬面成本為800萬元,估計售價為750萬元,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為15萬元。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A庫存商品的跌價準備余額為10萬元,則年末A庫存商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如下:
A庫存商品可變現凈值=A庫存商品的估計售價- 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750-15=735(萬元);A庫存商品的賬面成本為800萬元,應保留存貨跌價準備65萬元;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A庫存商品的跌價準備余額為10萬元,故應補提跌價準備55萬元。企業的賬務處理是:
借:資產減值損失 55
貸:存貨跌價準備 55
②出售材料如何計提跌價準備
【例7】2007年12月31日,B原材料的賬面成本為500萬元,因產品結構調整,無法再使用B原材料,準備將其出售,估計B材料的售價為540萬元,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為12萬元。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B材料的跌價準備余額為零,則年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如下:
B材料可變現凈值=B材料的估計售價— 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540-12=528(萬元);因材料的可變現凈值528萬元高于材料成本500萬元,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坌枰^續加工的材料,在用其生產的產品價值未減損時,如何計提跌價準備
【例8】2007年12月31日,C原材料的賬面成本為600萬元,C原材料的估計售價為550萬元;假設用600萬元C原材料生產成甲商品的成本為720萬元,甲商品的估計售價為900萬元,估計的甲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為30萬元,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C原材料的跌價準備余額為零。則年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如下:
甲商品可變現凈值=甲商品的估計售價 - 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900-30=870(萬元);因甲商品的可變現凈值870萬元高于甲商品的成本720萬元,C原材料按其本身的成本計量,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苄枰^續加工的材料,在用其生產的產品價值發生減損時,如何計提跌價準備。
【例9】2007年12月31日,D原材料的賬面成本為1 000萬元,D原材料的估計售價為850萬元;假設用1 000萬元D原材料生產成乙商品的成本為1 300萬元(即至完工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為300萬元),乙商品的估計售價為1 280萬元,估計乙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為70萬元,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D原材料的跌價準備余額為120萬元。則年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如下:
乙商品可變現凈值=乙商品的估計售價-估計的乙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1280-70=1210(萬元)
因乙商品的可變現凈值1210萬元低于乙商品的成本1 300萬元,D原材料應當按照原材料的可變現凈值計量:
D原材料可變現凈值=乙商品的估計售價-將D原材料加工成乙商品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乙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1280-300-70=910(萬元)
(特別提醒:自用的材料的可變現凈值是通過商品的估計售價和商品的估計銷售費用來計算的。)
相關推薦:2009年初級會計實務—會計概述練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