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第17頁例2-2的答案中,貸方的股本是否應改為實收資本?
答:教材第17頁例2-2的答案中,貸方的股本應改為實收資本。
2、期末存貨計量中提到的可變現凈值=估計售價-估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相關稅費具體是指什么?
答:相關稅費具體是指存貨在銷售過程中發生的相關稅費,如可能發生的消費稅等。
3、教材第19頁第18行是“(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但在考試大綱中第11頁第5行是“用于出售的材料”,哪一個是正確的?
答:考試大綱第11頁第5行“產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貨,其可變現凈值為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該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包括了教材第19頁“不同情況下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中的第(1)和第(2)種情況,兩者并不矛盾。
4、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而材料存貨的可變現凈值高于成本時,材料存貨是應按照可變現凈值計量還是成本計量?
答: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如果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高于成本的,材料存貨也應按照成本計量;如果材料價格的下降表明以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則該材料應當按可變現凈值計量;如果產成品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但是材料的價格并未下降(材料的可變現凈值高于成本),則材料應以成本計量。
5、教材第27頁例3-1在計算成本時,進項稅額肯定是算在貨款里一起支付的,不可能另外支付吧?
答:教材第27頁例3-1中,貨款5000000元是指不含增值稅的貨款,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850000元另外注明。
6、在固定資產那一章中關于高危行業提取的安全生產費為什么全部作為累計折舊呢?
答: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規定,高危行業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提取的安全生產費,應當計入相關產品的成本或當期損益,同時記入“4301 專項儲備”科目。企業使用提取的安全生產費時,屬于費用性支出的,直接沖減專項儲備;企業使用提取的安全生產費形成固定資產的,應當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歸集所發生的支出,待安全項目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確認為固定資產;同時,按照形成固定資產的成本沖減專項儲備,并確認相同金額的累計折舊,該固定資產在以后期間不再計提折舊。
7、教材第46頁第三節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中的第2段內容是否與第48頁第8段中的內容相矛盾?
答:教材第46頁“第三節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第2段“在極少數情況下,采用公允價值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的企業,有證據表明,當企業首次取得某項投資性房地產(或某項現有房地產在完成建造或開發活動或改變用途后首次成為投資性房地產)時,該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不能持續可靠取得的,應當對該投資性房地產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直至處置,并且假設無殘值。但是,采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的企業,即使有證據表明,企業首次取得某項投資性房地產時,該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該企業仍應對該投資性房地產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該段描述的是極少數情況下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模式變更的處理,與第48頁第8段中講的投資性房地產后續計量模式變更的處理方法并不矛盾。
相關推薦:2010年會計職稱考試最后六十天高效備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