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教材第59頁例5-6中,分錄借方的“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成本”是否應改為“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
答:教材第59頁例5-6中,分錄借方明細到“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成本”,是為了方便考生理解。
9、教材第66頁長期股權投資例5-13的答題分錄為借:營業收入3000000,貸:營業成本1800000,貸:投資收益1200000.是否應把“投資收益”科目改為“存貨”科目?
答:教材第66頁,題目中是順流交易,應為“投資收益”科目,教材處理無誤。
10、教材第68頁最上面分錄“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成本、損益調整”,在確認超額虧損時,什么時候沖"長期股權投資——成本",什么時候沖“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答:確認超額虧損時,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必然沖到零,即“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和 “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均已沖到零。
11、教材第95頁中“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無論是否支付補價,均不確認損益。”但在接下來的例7-3中,乙公司的賬務處理卻沒有把繳納營業稅180000元加入到換入資產的成本中,而是計入營業外支出,為什么?
答: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發生的營業稅應計入營業外支出,不計入換入/換出資產的成本。
12、教材第98頁第4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涉及的補價比率為623000÷(1600000+1200000+5250000+300000),為什么分子是所支付的全額補價623000(包括稅金),而分母中只是由于換出資產與換入資產公允價值不同的差價300000?分子與分母的基礎不同,所算出的比率能有代表性嗎?
答:教材第98頁例第4行,分子623000是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分母(1600000+1200000+5250000+300000)是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加支付的相應補價,即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教材并無錯誤。
13、教材第138頁表9-2下面的尾數調整中“59000”是否應改為“295000”?
答:教材第138頁表9-2下面的尾數調整中“59000”應改為“295000”。
14、教材第145頁中的公允價值變動分錄的金額是否應該加上09年12月31日的利息調整41000元,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金額為200000+41000=241000元。后面幾個公允價值變動是否也應該都加上利息調整?
答:20X9年12月31日的利息調整41000元反映的是對利息部分的調整,不屬于公允價值變動,在計算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時不需考慮。
15、教材第148頁第23行中“-354173.55”是否應改為“-354173.45”?
答:教材第148頁第23行中“-354173.55”應改為“-354173.45”。
16、教材第155頁第(5)步計算減值轉回金額時,答案中是否計算了2*12年末新估計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答:教材第155頁第(5)步中,根據教材第152頁規定,“對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等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確認減值損失后,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價值已恢復,且客觀上與確認該損失后發生的事項有關(如債務人的信用評級已提高等),應在原確認的減值損失范圍內按已恢復的金額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但是,該轉回后的賬面價值不應當超過假定不計提減值準備情況下該金融資產在轉回日的攤余成本”,所以例9-9中,在確認減值的轉回金額時,只需要比較原先確認的減值損失以及假定不計提減值準備情況下該金融資產在轉回日的攤余成本和轉回前賬面價值的差額即可,教材處理無誤。
17、教材第155頁第(6)步答案中,持有至到期投資總賬戶在最后一年末是沒有結平的,此處是否有誤?
答:教材第155頁(6)中,
將分錄:
借:銀行存款 1000000
投資收益——A公司債券 250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A公司債券——成本 1250000
調整為:
借:銀行存款 10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A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250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A公司債券——成本 1250000
即可結平“持有至到期投資——A公司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相關推薦:2010年會計職稱考試最后六十天高效備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