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或有事項的特征 |
第 2 頁:第二節 或有事項的確認和計量 |
第 4 頁:第三節 或有事項會計處理原則的應用 |
四、虧損合同(遵循謹慎性原則)
虧損合同產生的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其中,虧損合同,是指履行合同義務不可避免會發生的成本超過預期經濟利益的合同。預計負債的計量應當反映了退出該合同的最低凈成本,即履行該合同的成本與未能履行該合同而發生的補償或處罰兩者之中的較低者。
企業對虧損合同進行會計處理,需要遵循以下兩點原則:
1.如果與虧損合同相關的義務不需支付任何補償即可撤銷,企業通常就不存在現時義務,不應確認預計負債;如果與虧損合同相關的義務不可撤銷,企業就存在了現時義務,同時滿足該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且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的,應當確認預計負債。
2.待執行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合同存在標的資產的,應當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定確認減值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通常不需確認預計負債,如果預計虧損超過該減值損失,應將超過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合同不存在標的資產的,虧損合同相關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確認條件時,應當確認預計負債。
【例l3-9】甲公司20 ×8年12月10日與丙公司簽訂不可撤銷合同,約定在20×9年3月1日以每件200元的價格向丙公司提供A產品l 000件.若不能按期交貨,將對甲公司處以總價款20%的違約金。簽訂合同時A產品尚未開始生產,甲公司準備生產A產品時,原材料價格突然上漲,預計生產A產品的單位成本將超過合同單價。不考慮相關稅費。
(1)若生產A產品的單位成本為210元
履行合同發生的損失=1 000×(210-200)=10 000(元)
不履行合同支付的違約金=l 000×200×20%=40 000(元)
本例中,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了不可撤銷合同,但是執行合同不可避免發生的費用超過了預期獲得的經濟利益,屬于虧損合同。由于該合同變為虧損合同時不存在標的資產,甲公司應當按照履行合同造成的損失與違約金兩者中的較低者確認一項預計負債,即應確認預計負債l0 000元。
借:營業外支出——虧損合同損失——A產品 10 000
貸:預計負債——虧損合同損失——A產品 10 000
待產品完工后,將已確認的預計負債沖減產品成本。
借:預計負債——虧損合同損失——A產品 10 000
貸:庫存商品——A產品 10 000
(2)若生產A產品的單位成本為270元
履行合同發生的損失=1 000×(270-200)=70 000(元)
不履行合同支付的違約金=1 000×200×20%=40 000(元)
應確認預計負債40 000元
借:營業外支出——虧損合同損失——A產品 40 000
貸:預計負債——虧損合同損失——A產品 40 000
支付違約金時
借:預計負債——虧損合同損失——A產品 40 000
貸:銀行存款 40 000
相關推薦:名師指導:2011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預習計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