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支出
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支出,應當在發生時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三、內部開發的無形資產的計量
內部開發活動形成的無形資產的成本,由可直接歸屬于該資產的創造、生產并使該資產能夠以管理層預定的方式運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組成。可直接歸屬成本包括:開發該無形資產時耗費的材料、勞務成本、注冊費、在開發該無形資產過程中使用的其他專利權和特許權的攤銷、按照借款費用的處理原則可以資本化的利息費用等。在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除上述可直接歸屬于無形資產開發活動之外的其他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間接費用,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可辨認的無效和初始運作損失,為運行該無形資產發生的培訓支出等不構成無形資產的開發成本。
值得強調的是,內部開發無形資產的成本僅包括在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時點至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總和,對于同一項無形資產在開發過程中達到資本化條件之前已經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的支出不再進行調整。
四、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處理
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研究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應按“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
期末,應將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研發支出轉入當期管理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將符合資本化條件但尚未完成的開發費用繼續保留在“研發支出”科目中,待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時,再將其發生的實際成本轉入無形資產。
外購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研發過程中應予資本化的項目,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以后發生的研發支出,應當比照上述原則進行會計處理。
【例6-1】 20x9年1月1日,甲公司的董事會批準研發某項新型技術,該公司董事會認為,研發該項目具有可靠的技術和財務等資源的支持,并且一旦研發成功將降低該公司的生產成本。2x10年1月31日,該項新型技術研發成功并已經達到預定用途。研發過程中所發生的直接相關的必要支出情況如下:
(1) 20x9年度發生材料費用9 000 000元,人工費用4 500 000元,計提專用設備折舊750 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其他費用3 000 000元,總計17 250 000元,其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為7 500 000元。
(2) 2x10年1月31日前發生材料費用800 000元,人工費用500 000元,計提專用設備折舊50 000元,其他費用20 000元,總計1 370 000元。
本例中,甲公司經董事會批準研發某項新型技術,并認為完成該項新型技術無論從技術上,還是財務等方面都能夠得到可靠的資源支持,一旦研發成功將降低公司的生產成本,并且有確鑿證據予以支持。因此,符合條件的開發費用可以資本化。
其次,甲公司在開發該項新型技術時,累計發生了18 620 000元的研究與開發支出,其中符合資本化條件的開發支出為8 870 000元,符合“歸屬于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的條件。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為:
(1) 20x9年度發生研發支出
借:研發支出——xx技術——費用化支出 9 750 000
——資本化支出 7 500 000
貸:原材料 9 000 000
應付職工薪酬 4 500 000
累計折舊 750 000
銀行存款 3 000 000
(2) 20x9年12月31日,將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研發支出轉入當期管理費用
借:管理費用——研究費用 9 750 000
貸:研發支出——xx技術——費用化支出 9 750 000
(3) 2x10年1月份發生研發支出
借:研發支出——xx技術——資本化支出 1 370 000
貸:原材料 800 000
應付職工薪酬 500 000
累計折舊 50 000
銀行存款 20 000
(4) 2x10年1月31日,該項新型技術已經達到預定用途
借:無形資產——xx技術 8 870 000
貸:研發支出——xx技術——資本化支出 8 870 00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