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調整事項與非調整事項的區別
調整事項是事項存在于資產負債表日或以前,資產負債表日后提供證據對以前已存在的事項所作的進一步說明;而非調整事項是在資產負債表日尚未存在,但在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前發生或存在。
【教材例l8-3】甲公司20×9年11月向乙公司出售原材料30 000 000元,根據銷售合同,乙公司應在收到原材料后3個月內付款。至20×9年12月31日,乙公司尚未付款。假定甲公司在編制20×9年度財務報告時有兩種情況:(1)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根據掌握的資料判斷,乙公司有可能破產清算,估計該應收賬款將有30%無法收回,故按30%的比例計提壞賬準備;2×10年1月10日,甲公司收到通知,乙公司已被宣告破產清算,甲公司估計有70%的應收賬款無法收回。(2)20×9年12月31日乙公司的財務狀況良好,甲公司預計應收賬款可按時收回;2×10年1月10日,乙公司遭受重大雪災,導致甲公司60%的應收賬款無法收回。
2×10年3月10日,甲公司的財務報告經批準對外公布。
本例中:(1)導致甲公司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事實是乙公司財務狀況惡化,該事實在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乙公司被宣告破產清算只是證實了資產負債表日乙公司財務狀況惡化的情況,因此,乙公司破產清算導致甲公司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事項屬于調整事項。(2)導致甲公司應收賬款損失的因素是雪災,不可預計,應收賬款發生損失這一事實在資產負債表日以后才發生,因此乙公司遭受雪災導致甲公司應收賬款發生壞賬的事項屬于非調整事項。
【例題1·單選題】甲公司2009年度財務報告于2010年3月5日對外報出,2010年2月1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因產品質量原因退回的商品,該商品系2009年12月5日銷售;2010年2月5日,甲公司按照2009年12月份申請通過的方案成功發行公司債券;2010年1月25日,甲公司發現2009年11月20日入賬的固定資產未計提折舊;2010年1月5日,甲公司得知丙公司2009年12月30日發生重大火災,無法償還所欠甲公司2009年貨款。下列事項中,屬于甲公司2009年度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的是( )。(2010年考題)
A.乙公司退貨
B.甲公司發行公司債券
C.固定資產未計提折舊
D.應收丙公司貨款無法收回
【答案】B
【解析】選項A,報告年度或以前期間所售商品在日后期間退回的,屬于調整事項;選項C是日后期間發現的前期差錯,屬于調整事項;選項D,因為火災是在報告年度2009年發生的,所以屬于調整事項,如果是在日后期間發生的,則屬于非調整事項。
【例題2·判斷題】企業在報告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日之間取得確鑿證據,表明某項資產在報告日已發生減值的,應作為非調整事項進行處理。( )(2008年考題)
【答案】×
【解析】應作為調整事項處理。
【例題3·多選題】下列發生于報告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的各事項中,應調整報告年度財務報表相關項目金額的有( )。(2007年考題)
A.董事會通過報告年度利潤分配預案
B.發現報告年度財務報告存在重要會計差錯
C.資產負債表日未決訴訟結案,實際判決金額與已確認預計負債不同
D.新證據表明存貨在報告年度資產負債表日的可變現凈值與原估計不同
【答案】BCD
【解析】選項A屬于非調整事項。
【例題4·判斷題】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生的對外巨額投資應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但不需要對報告期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 )(2006年考題)
【答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