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練習題 |
第 10 頁:參考答案 |
11
[答案]:B
[解析]:在四種股利政策中,具有穩定股價效應的是固定或穩定增長的股利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但比較而言,固定或穩定增長股利政策的穩定股價效應更強一些。因為在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下,股利的數額會隨著年份間盈利的波動而波動,額外股利時有時無,容易給投資者以公司收益不穩定的感覺。而固定或穩定增長股利政策下,股利要么保持固定不變,要么穩定增長,不會出現波動。
[該題針對“股利政策與企業價值”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答案]:C
[解析]: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因此,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當法定盈余公積金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因此,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股利分配程序
(1)彌補企業以前年度虧損
(2)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
(3)提取任意盈余公積金
(4)向股東(投資者)分配股利(利潤);由此可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剩余股利政策的含義是:公司生產經營所獲得的凈利潤應收益首先應滿足公司的資金需求,如果還有剩余,則派發股利;如果沒有剩余,則不派發股利。在公司的初創階段,公司經營風險高,有投資需求且融資能力差,所以,適用剩余股利政策;在公司的衰退階段,公司業務銳減,獲利能力和現金獲得能力下降,因此,適用剩余股利政策。所以,選項C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收益與分配管理的意義及內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答案]:B
[解析]:固定制造費用的三因素分析法,是將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分解為耗費差異、效率差異和閑置能量差異三部分。其中耗費差異的計算與二因素分析法相同。不同的是要將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異”進一步分解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實際工時未達到生產能量而形成的閑置能量差異;另一部分是實際工時脫離標準工時而形成的效率差異。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管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4
[答案]:B
[解析]:同時符合下列三條標準的作業為增值作業,否則為非增值作業。(1)該作業導致了狀態的改變
(2)該狀態的變化不能由其他作業來完成
(3)該作業使其他作業得以進行。
[該題針對“作業成本管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5
[答案]:D
[解析]: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下,當公司在較長時期持續發放額外股利后,可能會被股東誤認為是“正常股利”,而一旦取消了這部分額外股利,傳遞出去的信號可能會使股東認為這是公司財務狀況惡化的表現,進而可能會引起公司股價下跌的不良后果。所以,相對來說,對于那些盈利水平隨著經濟周期而波動較大的公司或行業,這種股利政策也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該題針對“股利政策與企業價值”知識點進行考核]
二、多項選擇題
1
[答案]:ABC
[解析]:收益與分配作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維護企業與各相關利益主體的財務關系、提升企業價值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而言,企業收益與分配管理的意義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收益分配集中體現了企業所有者、經營者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2. 收益分配是企業再生產的條件以及優化資本結構的重要措施;3. 收益分配是國家建設基金的重要來源之一。
[該題針對“收益與分配管理的意義及內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2
[答案]:ABC
[解析]:法定盈余公積金提取后,根據企業的需要,可用于彌補虧損或轉增資本,但企業用盈余公積金轉增資本后,法定盈余公積金的余額不得低于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25%,。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的目的是為了增加企業內部積累,以利于企業擴大再生產。
[該題針對“收益與分配管理的意義及內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3
[答案]:CD
[解析]:銷售預測的定量分析法一般包括趨勢分析法和因果預測分析法,其中因果預測分析法最常用的是回歸分析法。
[該題針對“銷售預測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4
[答案]:ABCD
[解析]: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非常復雜,主要包括價值因素、成本因素、市場供求因素、競爭因素、政策法規因素。
[該題針對“銷售定價管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5
[答案]:ACD
[解析]:成本的分級管理主要是指按企業的生產組織形式,從上到下依靠各級、各部門的密切配合來進行成本費用管理,一般分為三級,即廠部、車間和班組,同時開展企業的成本費用管理。
[該題針對“成本歸口分級管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相關推薦:2011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模擬試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