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綜合題 (本類題共2小題 ,第1小題 15分,第2 小題 18分,共33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特別說明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均保留到小數點后兩 位小數。凡要求編制的會計分錄,除題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要寫出一級科目)
1.甲股份有限公司為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2007年度和2008年度有關業務資料如下:
(1)2007年度有關業務資料
①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1000萬元,自非關聯方H公司購入乙公司80%有表決權的股份。當日,乙公司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所有者權益總額為1000萬元,其中,股本為800萬元,資本公積為100萬元,盈余公積為2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80萬元。在此之前,甲公司與乙公司之間不存在關聯方關系。
②2007年3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A商品一批,不含增值稅貸款共計100萬元。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將該批A商品全部對外售出,但甲公司仍未收到該貨款,為此計提壞賬準備10萬元。
③2007年6月,甲公司自乙公司購入B商品作為管理用固定資產,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折舊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0。乙公司出售該商品不含增值稅貨款150萬元,成本為100萬元;甲公司已于當日支付貨款。
④2007年10月,甲公司自乙公司購入D商品一批,已于當月支付貨款。乙公司出售該批商品的不含增值稅貨款為50萬元,成本為30萬元。至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購入的該批D商品仍有80%未對外銷售,形成期末存貨。
⑤2007年度,乙公司實現凈利潤150萬元,年末計提盈余公積15萬元,股本和資本公積未發生變化。
(2)2008年度有關業務資料
①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取得非關聯方丙公司30%有表決權的股份,能夠對丙公司施加重大影響。取得投資時,丙公司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
②2008年3月,甲公司收回上年度向乙公司銷售A商品的全部貨款
③2008年4月,甲公司將結存的上年度自乙公司購入的D商品全部對外售出。
④2008年11月,甲公司自丙公司購入E商品,作為存貨待售。丙公司售出該批E商品的不含增值稅貨款為300萬元,成本為200萬元。至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對外售出該批E商品。
⑤2008年度,乙公司實現凈利潤300萬元,年末計提盈余公積為30萬元,股本和資本公積未發生變化。
(3)其他相關資料
①甲公司、乙公司與丙公司的會計年度和采用的會計政策相同。
②不考慮增值稅、所得稅等相關稅費;除應收賬款以外,其他資產均未發生減值。
③假定乙公司在2007年度和2008年度均未分配股利。
要求:
(1)編制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財務報表時按照權益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調整分錄。
(2)編制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財務報表的各項相關抵銷分錄。
(3)編制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財務報表時按照權益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調整分錄。
(4)編制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財務報表的各項相關抵銷分錄。
(5)編制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財務報表時對甲、丙公司之間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抵銷分錄。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相關推薦:2009年《中級經濟法》試題及答案解析(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