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1)判斷資料(1)中相關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哪些不正確(分別注明其序號)。
資料(1)中交易或事項處理不正確的有:①、②、③。
(2)對資料(1)中判斷為不正確的會計處理,編制相應的調整分錄。
資料(1)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950〔(2000-100)×50%〕
貸:應收賬款 950
借:發出商品800(1600×5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80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37.5〔(950-800)×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7.5
資料(2)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000
貸:預收賬款1000
借:庫存商品78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78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55(220×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55
資料(3)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20
貸: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2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5(20×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5
(3)判斷資料(2)相關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哪些屬于調整事項(分別注明其序號)。
資料(2)中相關日后事項屬于調整事項的有:①、②。
(4)對資料(2)中判斷為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的,編制相應的調整分錄。
資料(1)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
貸:應收賬款351
借:庫存商品24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240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5(60×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5
資料(2)調整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20
貸:壞賬準備12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3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0
(5)合并調整“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及“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427.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427.5
借: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42.7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42.75
試題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差錯更正和日后調整事項的調整,屬于常規題目,失分不應該。
相關推薦:2009年《中級經濟法》試題及答案解析(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