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試題: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歷年經典試題匯總
第十一章 長期負債及借款費用
歷年經典試題回顧
考點 | 年份/題型 |
不應按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的負債 | 2010年多選題 |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會計處理 | 2012年判斷題、2010年多選題 |
融資租賃的判斷標準 | 2010年多選題 |
專門借款停止資本化的時點 | 2010年單選題、2008年單選題 |
借款費用的資本化期間 | 2011年單選題 |
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非正常中斷的判斷 | 2011年多選題 |
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的計算 | 2012年綜合題(部分)2009年計算分析題 |
外幣專門借款本金及利息的匯總差額 | 2009年判斷題 |
一、單項選擇題
1.2010年2月1日,甲公司為建造一棟廠房向銀行取得一筆專門借款。2010年3月5日,以該借款支付前期訂購的工程物資款。因征地拆遷發生糾紛,該廠房延遲至2010年7月1日才開工興建,開始支付其他工程款。2011年2月28日,該廠房建造完成,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2011年4月30日,甲公司辦理工程竣工決算。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該筆借款費用的資本化期間為()。(2011年)
A.2010年2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
B.2010年3月5日至2011年2月28日
C.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
D.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
【答案】C
【解析】2010年7月1日借款費用滿足開始資本化的條件,2011年2月28日所建造廠房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應停止借款利息資本化,故借款費用資本化期間為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
2.2007年1月1日,甲公司從銀行取得3年期專門借款開工興建一棟廠房。2009年6月30日該廠房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并投入使用,7月31日驗收合格,8月5日辦理竣工決算,8月31日完成資產移交手續。甲公司該專門借款費用在2009年停止資本化的時點為()。(2010年)
A.6月30日
B.7月31日
C.8月5日
D.8月31日
【答案】A
【解析】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時,借款費用應當停止資本化,即停止資本化的時點為6月30日。
3.2007年2月1日,甲公司采用自營方式擴建廠房借入兩年期專門借款500萬元。2007年11月12日,廠房擴建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2007年11月28日,廠房擴建工程驗收合格;2007年12月1日,辦理工程竣工結算;2007年12月12日,擴建后的廠房投入使用。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借入專門借款利息費用停止資本化的時點是()。(2008年)
A.2007年11月12日
B.2007年11月28日
C.2007年12月1日
D.2007年12月12日
【答案】A
【解析】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可銷售狀態時,借款費用應當停止資本化,即停止資本化的時點為2007年11月12日。
二、多項選擇題
1.在確定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的期間時,應當區別正常中斷和非正常中斷。下列各項中,屬于非正常中斷的有()。(2011年)
A.質量糾紛導致的中斷
B.安全事故導致的中斷
C.勞動糾紛導致的中斷
D.資金周轉困難導致的中斷
【答案】ABCD
【解析】非正常中斷,通常是由于企業管理決策上的原因或者其他不可預見的原因等所導致的中斷。例如,企業因與施工方發生了質量糾紛、資金周轉困難、發生安全事故、發生勞動糾紛等原因導致的中斷。
2.下列各項負債中,不應按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的有()。(2010年)
A.企業因產品質量保證而確認的預計負債
B.企業從境外采購原材料形成的外幣應付賬款
C.企業根據暫時性差異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D.企業為籌集工程項目資金發行債券形成的應付債券
【答案】ABCD
【解析】選項A、B、C和D均不按公允價值計量。
3.下列各項中,屬于融資租賃標準的有()。(2010年)
A.租賃期占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大部分
B.在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
C.租賃資產性質特殊,如不作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D.承租人有購買租賃資產的選擇權,購價預計遠低于行使選擇權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
【答案】ABCD
【解析】融資租賃的判斷標準共有五條:(1)在租賃期屆滿時,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2)承租人有購買租賃資產的選擇權,所訂立的購價遠低于行使選擇權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3)租賃期占租賃資產使用壽命的大部分(≥75%);(4)就承租人而言,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幾乎相當于(≥90%)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5)租賃資產性質特殊,如果不作較大修整,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4.下列關于企業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會計處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有()。(2010年)
A.將負債成份確認為應付債券
B.將權益成份確認為資本公積
C.按債券面值計量負債成份初始確認金額
D.按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成份初始確認金額
【答案】ABD
【解析】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在初始確認時將其包含的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將負債成份確認為應付債券,將權益成份確認為資本公積,其中將負債成份的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后的金額(公允價值)確認為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選項C不正確。
三、判斷題
1.對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持有人到期沒有行權的,發行企業應在認股權到期時,將原計入資本公積的部分轉入營業外收入。()(2012年)
【答案】×
【解析】認股權持有人到期沒有行權的,企業應當在到期時將原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的部分轉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而非
營業外收入。
2.在資本化期間內,外幣專門借款本金及利息的匯兌差額應予資本化。()(2009年)
【答案】√
相關推薦: